中国IVD行业曾长期困于一个悖论——国产替代的"量"与"质"始终难以兼得。当多数企业仍在用价格战抢占中低端市场时,亚辉龙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用底层技术突围,重新定义高端生化的中国标准。
从立项攻关超微量加样技术到推出首台支持级联生化仪,再到即将发布的新品iBC 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这条时间轴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中国技术能否正面挑战国际巨头的产品性能霸权?本文将从技术破局、生态构建和为客户服务三个方面来探索亚辉龙在生化赛道上的答卷。
当前生化检测正面临多重困境,在集采与DRG/DIP政策挤压下,传统设备陷入“降本”与“提质”的撕裂;进口设备动辄千万级投入让中小医院望而却步;更严峻的是,设备智能化水平不足,检验数据难以转化为临床决策的有效依据,使生化检测停留在“数据生产”而非“诊断赋能”层面。
这些问题折射出医疗设备进化的核心矛盾:如何在有限成本框架内,突破检测速度、精度与智能化的“不可能三角”?如何让设备既扛住集采时代的成本重压,又能为精准医疗提供可信赖的底层支撑?
亚辉龙的技术突围:
iBC2000的硬核参数与国产化突破
针对上述痛点,亚辉龙iBC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设计围绕实验室实际需求展开,其核心优势在于从加样到检测的全流程控制能力。其搭载智能三轨道系统,支持急诊样本优先检测,同时可灵活组合化学发光仪构建生化免疫一体机,适配从县域医院到三甲实验室的多元场景。同时,自动化处理样本溶血、急诊优先检测等细节设计,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通过标准化流程将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偏差降到最低,从而在复杂检测场景中保持稳定的分析质量。iBC2000以 “高精度不妥协、高性价比不缩水”的优势,为医疗机构提供国产替代的最优解,真正实现高端性能普惠化。
值得关注的是,该产品将于2025年3月22-24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博览会(2025CACLP)首次公开亮相,诚邀业界同仁莅临2号馆-C0102亚辉龙展台,亲身体验这款融合国际精密制造与本土创新智慧的国产设备,共同探讨检验医学智能化发展的新可能。
根据亚辉龙2024年半年报显示其非新冠自产业务综合毛利率达69.95%,而未来iBC2000的规模化生产将进一步优化边际成本。这一突破背后,是亚辉龙日本研发中心与长沙研发团队的协同效应——前者提供精密制造经验,后者完成本土化适配与创新。
构建生化检测生态:
从“单机作战”到“全场景实验室”
技术突破为生态构建奠定了基础,亚辉龙在生化检测领域的战略布局远不止推出一台高速生化仪。2022年收购波音特后获得生化试剂全面国产化,构建"仪器+试剂"完整产业链,并在心肌标志物和炎症指标等特色项目上确立竞争优势。随着iBC2000的上市,亚辉龙将通过纵向协同、横向整合、生态闭环三大战略,打造独特生化检测生态,引领中国医疗实验室从"单机作战"向"全场景智慧化"转型。
亚辉龙以技术协同破局实验室"数据孤岛",通过自主研发的iBC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iFlash3000化学发光仪的无缝对接,构建起覆盖200余项指标的生化免疫联检体系。在"基础+高端"双轨试剂策略支撑下,系统既保障糖化血红蛋白等80%高频常规项目的检测普惠性,又通过双平台联动实现胰岛素/C肽同步分析等高阶功能,形成从筛查到诊断的完整解决方案。借助智能分杯技术,单管血样本可同步完成生免双平台检测,将传统跨平台检测所需的流程压缩,耗材消耗同步减少,真正实现"一管血、多维检"的技术革新。
针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亚辉龙提供定制化方案。比如三甲医院部署iTLA Max智慧实验室自动化系统,1200管/小时处理量可满足超大规模检测需求;基层机构则采用占地仅4.5㎡的iTLA mini Pro自动化系统,既解决场地受限问题,又可自动化完成检测提高效率;区域检验中心则通过iTLA开放性智能化系统,可兼容第三方设备接入,实现单日处理量弹性扩展。
在智能检验板块,亚辉龙旗下子公司亚加达的iCube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亚加达通过私域部署,新一代iCube智慧实验室信息平台借助deepseek的推理能力助力完善检验流程以及流水线线上样本调度算法,结合多维度数据,极大地加快了智慧检验大模型的训练速度。优化后的系统不仅资源占用更少,响应速度也大幅提升,为用户打造了更加智能、高效的智慧检验平台。
医疗检验行业的终极目标,不仅是技术参数的突破,更是如何真正改善实验室的检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患者体验。亚辉龙在生化检测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为医疗机构打造更智能、更经济的解决方案,从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到患者体验实现全方位升级。iBC2000 更是作为亚辉龙生化检测生态的重要一环,以超高速检测能力、智能化自动操作和完善的生化检测套餐,助力各类医疗机构构建更高效、更精准、更智慧的检验体系。
iBC2000的上市不仅是亚辉龙的产品迭代,更标志着中国IVD企业从“单点突破”向“系统作战”的战略转型。当行业步入“存量博弈+创新增量”并行的新周期,唯有掌握生态主导权的玩家才能穿越红海。亚辉龙正在用中国智造的力量,通过“自主技术+协同生态+临床深耕”构建的护城河重新定义生化检测的价值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