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检验杂谈 查看内容

【冯仁丰】究竟什么是不确定度?(3)欧洲计量学家推出以不确定度进行质量控制,不是 ...

2021-6-3 15:52|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1503| 评论: 0|来源: 冯仁丰

摘要: 最近欧洲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临床实验室应该进行两个控制物质的质量控制。一个还是现在那样的控制物质,依然绘制现在的控制图。另一个使用正确度控制物质,以不确定度绘制控制图。从中 ...

最近欧洲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临床实验室应该进行两个控制物质的质量控制。一个还是现在那样的控制物质,依然绘制现在的控制图。另一个使用正确度控制物质,以不确定度绘制控制图。从中可以得到临床实验室的真正不确定度。


这篇文章的出现,我没有看到在整个世界上,有什么临床实验室在兴奋地呼吁,认为这样我们可以有了真正的不确定度。倒是让我看到了,那些整天在说不确定度专家们,终于承认了,全世界所有临床实验室,每天的工作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质量控制!


Westgard看到这篇文章后,说到了临床实验室哪有那么多的钱,去做不确定度的控制。对欧洲计量学家这样的呼吁,显得很烦心。


随着2003年溯源性文件的出现,在推出溯源性的同时,也推出了不确定度。接着ISO又推出ISO 15189文件,提出临床实验室能力的认可要求。从中规定了,临床实验室对病人标本检测报告中,必须加上不确定度。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不确定度,推动了国内几位有影响的检验专家到处做报告、写文章,呼吁大家重视不确定度。这才引发我,对什么是不确定度要深入学习。正好中华检验杂志约我写学习不确定度体会。才写了这篇学习体会。我知道,我的观点引起了支持不确定度专家们的不满。然后在2012年,中华检验学会在太原组织不确定度专题会议,也邀请我参加。我知道,国内所有同道没有人像我那样,明确表示不同意在临床实验室使用不确定度。要我去参加这个会议,实际上让我在同道面前认输。他们的发言与我针锋相对,已经毫无学术讨论那样的和风细雨!而是对我的每一个观点,进行直接交锋!这样的事我还第一次遭遇!最后也不让我再说话,我只能后来再写一段:我的最后发言(这个最后发言,我加在这篇微信后面)。为了一个不确定度,变成这样犹如敌我矛盾那样,这是始所未料的!说明支持不确定度的专家们,迫切在国内推广不确定度,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容不得任何反对!


可是,10年前要求临床实验室计算不确定度的做法,完全按照溯源性的叙述,从上到下、或想从下到上的做法。即:将实验室对病人标本的每一个步骤,会出现有误差表现的所有过程,以不确定度表示,然后归纳为实验室进行该分析物具有的不确定度。临床实验室人员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计算!而且这些计算非常繁复,所以,勉强有几个实验室算了几个分析物的检测不确定度。以后就没有看到有什么可以推广的做法。


还有,一个分析物、一个病人标本的检测、都应该有专门为该标本内这个分析物浓度下的不确定度。现在,却变成了任何标本进行相同分析物检测下,任何分析物浓度的不确定度成为一个量值!一点意义都没有。换言之,全世界在实施ISO 15189下,对申请通过该文件认可的实验室,必须使用不确定度的要求,遭到了很大困难。


也算是有了转机。约在2015年左右,那位澳大利亚的专家,提出采用临床实验室每天开展的质量控制数据,将标准差乘以扩展因子2,作为该实验室该分析物的不确定度。这个做法很快被实验室接受。这样不确定度计算简化了!但是,这样的不确定度,还是变成每一个分析物项目,不论病人标本内分析物浓度,不确定度的大小全部一样!还是违背了原来不确定度的要求。我知道,ISO 15189还专门写了一个附件,专门对这样的做法给予说明。但是,最近有人告诉我说,突然发现这个附件没有了!原因是什么?


直至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些计量学专家,又推出了一个新做法。要使用正确度控制物质,进行质量控制。而这样的做法是,以该正确度控制物质的“真值”为中心,以不确定度大小绘制控制图。在欧洲专家眼中,这是一个新方法。其实我们中国的2012年中华检验学会的太原会议上,早就有我国的检验大专家,提出使用不确定度进行质量控制。所以从历史上,中国人要早于欧洲专家。


但是,在2012年我们只有一般的控制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得到的均值,是临床实验室在它自己的检测系统下检测得到的。这不是什么正确度值,因此相比之下,以标准差换算的不确定度,就更不是什么可靠的不确定度。但是,有这样的认识和眼光,是今天欧洲计量学家所不及的!


这次欧洲专家提出,要使用“正确度”控制物质进行质量控制。这不仅仅是非常昂贵的问题,我还不知道,今天的全世界,在哪一个国家和公司,可以提供数量那么多、定值那么准的做正确度控制物质?我们今天在说的正确度控制物质,仅仅是在几个参考实验室,为了组织进行真实质量的调查,使用了一些健康人的血清,快速冷冻、并采用特定程序,运行给参加实验室。要求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今天更本没有任何具有商业价值的“正确度”控制物质!这样的建议可以实施的可操作性在哪里?又是一个骗人的伎俩!


但是,从中我们真的可以看到,那些被Westgard前辈称之为“计量学家”的欧洲专家,为了拼命推广不确定度,不断提出新观点、新挑战!一个常规临床实验室,每天在为临床要求病人的检测分析物,进行检测和工作!我知道,提出这些思路和新想法的专家们,不少也来自临床实验室。他们想过没有,这样的思路和想法在自己实验室是否行得通?为什么在写出这样奇思怪想文章之前,先在自己实验室去试试看?脱离临床实验室的实际工作的观点,没有一个行得通!


所以,全世界的临床实验室需要实在的观点和踏实的行为!不是空想主义!

 

附:太原不确定度会议上,我的最后书面发言。


我对不确定度的最后发言

冯仁丰


今年7月28日,本人有幸被中华检验学会邀请参加了太原的不确定度研讨会。当面听取三位支持使用不确定度的专家的发言很有启发。我也在会议上做了发言,讲述了本人不接受不确定度的观点和理由。可惜的是会议时间紧凑,我还有些想法没有能在会议上交流。我是一个退休的老人,今后在临床实验室用不用不确定度真的与我关系不大。但是在原则问题上还是要讲清楚。


1、在表达测量不确定度导则中对不确定度的定义最重要,我们的讨论不能脱离这个定义。不确定度在交流中,我明白了支持使用不确定度的专家们,正是将临床实验室每天对每个病人样品的检测结果,均视为犹如均值那样可靠。因为在表达测量不确定度导则的定义里,要求每个报告的测量结果必须消除了所有已知的系统误差、并对样品进行了无限多次的测量后报告的均值。这样的均值当然很可靠。但是,由于还存在着无限多次测量的不精密度,所以这样的结果还有不确定性,这就是不确定度。


可是,我一直强调,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的临床实验室,我们对样品中需要测量的分析物只做一次就报告的,它连一个均值都不是,仅仅是一个统计上认为的抽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临床实验室根本不符合不确定度的定义,何来使用不确定度的依据?


2、认识不确定度的表达:会议上,支持不确定度的专家发言引用了一张幻灯片如下:



图中以yT为靶值(“真值”),测量的值为y;y±U为不确定度的范围。专家认为:yT和y间的差异为测量误差,该误差没有如实描述被测量在实际测量中可能的离散程度。而不确定度是最佳的描述该测量值的分散性。但是,仔细地分析这张图,这个测量值是什么值?如果它只是一个我们常规检测中的一个抽样值,那么很简单:它与靶值间的差异只是一个随机误差的表现;但是,如果像不确定度那样的估计,那么这个值只能是一个均值!因为,如果不是均值,在统计上又怎么可以对一个抽样值做离散的95%的估计呢?这张图很好地表现了当今不确定度支持者的观点,即他们将所有临床实验室目前测量所有抽样值看成了均值。不然是无法用不确定度去估计每个测量值的分散性的!


3、每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绘制的控制图,如实反映每天对控制品的单个测量值的离散表现。联想到临床实验室的每天质量控制,如果仅有不确定度的认识,每天每个控制测量值都像一个均值那样非常可靠,它们间的差异究竟是不正确度表现还是不精密度表现?现在所有每天的测量控制值环绕的均值分布,究竟算是什么?是实验室每天天间的不精密度呢,还是不确定度大小的分布?若是不确定度的分布,那么它又为什么不环绕每天结果的分布,却环绕每月均值的离散分布?


就因为是这样的出发点,系列问题的看法的分歧也必然产生了。如果真是这样的的话,实验室对一个病人样品的两次测量,在临床实验室看来这只是随机误差的表现;而不确定度的支持者们将它们两次结果不一视为不正确。如果以此推理:我们实验室还有不精密度吗?


4、总误差。不确定度支持者还认为常规实验室中习惯使用的总误差估计,是最成问题的!因为不是估计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加成不符合均方差的规则,不合理。从根上去说,在ISO 17511的文件中,已经明确表达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正确度和精密度之和。因此,描述不准确度的大小就由不正确度和不精密度之和表示。既然如此,单次测量的误差,我们习惯称之为总误差,就是不正确度和不精密度的和,这不就是不准确度吗!ISO 17511都可以加成,为什么不确定度不承认它呢。连美国的CLSI最新版的不确定度文件也没有否认总误差,我们却一点都不能容忍。有点过分了。


5、我们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测量怎么与美国国家标准和检测研究院(NIST)的参考物质去比呢?不确定度支持专家认为,连美国的NIST都在应用不确定度,但是美国的临床实验室专家却反对。美国太落后了!我真的希望要认真思考。美国的NIST闻名世界。他们发布的许多参考物质都是世界临床实验室的最高标准。因为他们在实践中采取了完全符合不确定度要求的实验手段,为了表示参考物质结果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在发布的参考物质上需要加上不确定度。可是,正如前述,我们的临床实验室只是报告了一个抽样值,它完全不符合不确定度的定义,所以这样的结果不可使用不确定度,理由很清楚。我们有什么资格与NIST的结果去相提并论??单凭这样的错误看法讲美国临床实验室的落后一点道理都没有。


6、谦虚谨慎是学术讨论的先决条件。我很希望我国临床实验室的同仁们,不要轻易对知名度非常高的国外专家横加指责,认为他连统计都不懂这样的话是很不对的。我倒是很希望国内,应该认真学习实验室统计学。我虽然懂一些,但是我很清楚:自己还是半瓶醋。不敢胡言。在学术上的不同看法,互相间的探讨很正常。不要做出一有不同看法马上发言,以势压人!真的让人感到非常压抑。


我国的检验界在学术问题上过于严格。至今能在公众场合说不同意不确定度的也仅是本人。但是,请支持不确定度者要知道,没有说话不等于支持。应该鼓励大家没有任何思想包袱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7、面向实际。从会议上,我了解了支持不确定度的专家们的想法。他们强烈地依赖于溯源性和标准化。认为今天的世界上已经在三个分析物分组上可以实现溯源性了,剩下的只是那些第四和地五类分析物了。似乎问题不大。可是,提出溯源性的10年后的今天,在实现溯源性上的进展并不像以往那样的乐观;连已经建立溯源性的CRM470,也出现了问题。因此,这才让美国在两年前,提出在依然将溯源性为最终目标的前提下。现今还是设法一致性为好。可是无论怎样。实现标准化看来非常艰巨。在这样的形势下,认为我们可以消除检验中出现的所有系统误差,过于乐观了。今天可以举出标准化的难题许许多多。所以,临床实验室需要面对现实,去解决当今的现实问题为好。这也是我们无法去消除已知系统误差的现状。


8、开发研究参考物质和参考方法要走群众路线、最后,我希望国内正在开展参考方法、参考物质研究的单位,能够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不要将他人看成是愚人。国外的一些参考实验室研究已经深知,标准化的最后时要在临床实验室实现的。因此,不能在基层实施的标准化难以实现我们的理想。


还有,应该弄清楚,使用质谱分析建立的标准物质在那些常规方法上是不可使用的。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再见了!各位临床实验室的同道们。这是我最后一次谈不确定度的看法。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