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55|回复: 5

[分享] 人的基因到底有多强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30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子鉴定所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许多来鉴定的夫妻双方,只要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男方必然会翻脸,而除了显性基因的影响,传统伦理上也是不能承受的!
人类从远古时期的猿人发展到现在的灵长类动物,期间已经经历了五千多万年的历史,其中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各种变化。
从最远古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现在的共产主义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的形态。
经过这么长的社会发展进度,人类对社会群体也已经产生了依赖性,纵观我们国内5000年的历史来讲。
受限于古代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古人想要在古代这个环境复杂的情况下生活得好,必然会聚集在一起组成群体社会。
而为了能让群体社会发展下去,我们从单纯柔弱的母系社会,逐步变成了现在的父系社会为主。
而社会制度的逐渐完善,也已经让我们脱离原始人的茹毛饮血,现代人懂知识,懂法律,彬彬有礼,而这离不开先贤的教化。
当我们社会制度完善以后,以前的男女之事也演变成了夫妻伦理关系,我们再也不会和原始人一样天为被地为床。
而社会的进步也让结婚的事情有了各种各样的习俗,古代汉民族曾经流行,三书六礼,凤冠霞帔,十里红妆,明媒正娶。
时至今日,现代社会中的婚礼习俗也已经简化了许多,而我们也从以前的一夫多妻制变成了现在的一夫一妻制。
我们纵观历史,会发现无论是古代5000年历史,还是现代的新社会主义,男人对于自己后代的基因很是看重。
而在古时候普通老百姓家中就有滴血认亲,皇宫之中也有非长子嫡系不能继承皇位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男性对自己基因的看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流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在网络的普及之下,各种聊天软件的盛行,让许多朋友开始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想法!
许多朋友会在结婚不久后,发现自己的孩子的外貌和自己有很大的区别,为了弄清楚真相,他们往往选择去鉴定中心!
由此就产生了许多夫妻翻脸的悲惨事情,而鉴定人群逐渐扩大化,技术也被快速推动的发展。
在亲子鉴定所工作的朋友见多了夫妻翻脸的事情,而当我带着这个问题问他时,朋友告诉我说:
许多来鉴定的夫妻双方,只要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男方必然会翻脸,其中除了显性基因的影响,伦理上也是不能承受的!
那么什么是显性基因?基因到底有多强大?为什么许多人会在意自己的基因呢?现在就让我来聊一聊这个问题的答案!
人类基因的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智力最高的人类,我们自己的基因是明显优越于其他动物的,虽然我们也是动物的一种!
我们的人类基因组,又被称之为人类基因体,它是一套人体内完整的人类核酸序列,主要是被编码成了细胞核中23对染色体的DNA和线粒体中小DNA分子。
其中被分成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的两大类,我们体内的基因组含有大约30亿个DNA碱基对,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在全世界的生物学与医学界专门进行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计划中有专门的数据人员经过比对发现:
人类基因组中的真染色质基因序列,发现人类的基因数量比原先预期的少得多,其中的外显子,也就是能够制造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只占总长度的1.5%!
然而我们人类拥有这么多的基因组,在大自然中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反而比不过只有500个水平转移基因的水熊虫!
虽然在事实上我们人类已经占据了各种食物链的顶端,而号称最顽强基因组携带者的水熊虫却可以生存在各种极限环境。
但是依然改变不了人类才是食物链顶端的事实,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人类依靠的不是来自肉体的力量,而是来自我们的智慧。
为什么许多人会在意自己的基因问题?

上文中我们已经说明,作为人类我们的基因组是目前世界上非常复杂的,而许多人在意自己基因的答案,需要从以下几点来说起:
第一点:显性基因!
如果我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时,在生活中总能碰到各种各样的人,他(她)们会指着孩子对我们说:
咦,这是你家孩子吧,这长得真的好像是爸爸(妈妈)啊,看着这眼睛,看着这嘴巴,真像。
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作为父母双方诞生下来的结晶,必然会跟随自己父母的某一个特征很像。
而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显性基因,其实我们许多人类的外部表现特征,是依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显性和隐性这两个术语主要是描绘了某些特征的遗传模式,通过计算这两种基因的数据,可以描绘出父母所生的孩子可以遗传父母的某种特性有多大。
在所有的可以繁殖的物种中,也包括人类和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植物,所有的基因中都会存在两个复制版本。
这两个版本通常会被称之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指的是:基因双方可以彼此会有一些不同,这些不同之处,会造成所产生的蛋白质发生各种变化。
或者它们可能会改变蛋白质的想法,已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制造多少蛋白质,而蛋白质又会影响我们外表的特征,由此就会产生拥有不同外表的人类。
第二点:传统文化的原因!
上文中我们已经说明继承了父母双方基因的婴儿,会在成年后外表特征中,保持一定的父母双方的特征。
在我国古代拥有5000年历史中,流传下来的就是传统文化,对于血统和子嗣是非常讲究的。
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宫大院,对于血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当时占据社会主流的儒家文化中。
血统就相当于血亲等级架构,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依靠着血统来作为基础。
而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依靠血统来划分等级是当时最重要的社会制度,无论是我们的古代,还是所有的文明古国历史中,血缘世袭制在统治权力,重要官职,谋生职业,物质财富等方面是长期存在的。
就连号称拥有绝对权力的皇帝,也必须遵守长子嫡系才可以继承皇位的传统,而如果皇帝一意孤行不遵守传统,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中出现问题!
而岁月如水时光如箭,眨眼间已经到了2022年,现在的我们受到各种知识的普及,对于传统文化也已经逐渐不再遵守!
但是哪怕现在社会发达程度非常高,在社会中的任何男性,对于自己流传下来的基因(孩子)98%都不会保持好感!
当然除非是那些患有不孕不育症状的患者,他(她)们经过合法手续领养的孩子,才会给予悉心照料。
写在最后:
所以基因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延续我们生存在世界上的唯一凭证,而孟子在自己的《孟子离娄上》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是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所以这才是我们为什么会在意自己的基因是不是能流传下来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因的发现,就像一出捉妖记!


达尔文绞尽毕生脑汁也没搞清楚,从生物本身来看,他们是咋进化的?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看作——为啥有的孩子像父母,有的却不像?





这事跟孩儿他爸好解释:你基因不行。可孩子问你基因是个啥,你咋解释?这就要从基因史说起。



Part 1:发现妖的存在
达尔文的进化论刚上市,就吸引了一批粉丝,其中就有孟德尔——一名爱科学的神父,简称孟神。


孟神出生在奥匈帝国,因为家里穷,大学只能辍学,所以去教会当了个神父。


但当神父吱吱哇哇,不是一个安静美男子该有的样子,于是他又去教会开的学校教书,后来在教会推荐下,去了维也纳大学深造。


学到了知识,孟神想考个教师编制,结果愣没考上,所以他还是个神父。
不过多亏在大学期间攒的经验,加上从小爱花花草草,孟神研究起了植物。研究哪方面呢?


他扛起铁铲种豌豆,是为了研究豌豆生娃。可豌豆这玩意儿比较奇葩,是雌雄同体。


造娃都不用求人,自己就能搞定,这叫自交。所以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都是纯种。
一开始孟神只是想单纯地改良豌豆品种,于是他找来不同的豌豆,让它们一起生娃,这叫杂交。


那时候,大家都相信混合遗传学说,这个学说简单粗暴:父母一中和,就是孩子。
比如:


可孟神发现,混合遗传明显不靠谱啊!有些豌豆的个头完全随妈妈,压根没爸爸什么事。


孩子为啥只随他妈呢?
这事值得扒一扒。于是孟神铁铲一转,研究起了遗传,然后做了个实验,总共分三步。


咋生个孩子还这么严谨?这明显很反常啊,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个妖到底是个什么鬼呢?
作为一名神父,最见不得妖魔鬼怪,孟神苦思冥想,觉得应该是这么个事:
豌豆体内有个决定长相的鬼东西,叫遗传因子。




遗传因子还分显性和隐性,孟神把它们用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表示。


显性因子比较强势,只要有它,豌豆就是高个儿。所以它们和豌豆高矮的关系是这样:


按这个套路,孟德尔用遗传因子算了一下:


看不懂没关系,总之这推测和他种豌豆的结果一模一样!说明盲猜的遗传因子确实靠谱。
借着兴奋的劲儿,孟神撸起袖子继续干,前后足足种了八年豌豆。





当然,说起孟德尔,你别光知道种豌豆,为了实验严谨性,人家还种过玉米、紫罗兰、紫茉莉等。
憋了八年,孟神搞出了一套新的遗传规律,一想到自己的研究结果即将颠覆生物界,孟神忍不住写了一篇论文,静等疯狂转发。


这就是孟德尔 1866 年发表的《植物杂交试验》,证明了遗传因子的存在,后世研究遗传都学它。
可现实啪啪打脸。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人基因对尼安德特人基因(Y染色体)的强势取代




现代人(左)与尼安德特人(右)| 图源Philippe Plailly

我们知道,现代人祖先和尼安德特人曾经在远古时期发生过混血,因此我们体内携带着部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片段(大约2%)。
但是很奇怪的一点是,现代人体内并没有尼安德特人Y染色体基因的痕迹
Y染色体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当男性尼安德特人(XY)和女性现代人祖先(XX)结合,生下一个儿子(XY)的话,按理说这个儿子就继承了尼安德特人的Y染色体基因,世代遗传,这个基因应当传到我们体内,然而情况却不是这样。
难道我们的祖先人群主要是女性,导致很少量的尼安德特人Y染色体基因丢失了?
或是像我另一个回答里说的那样,尼安德特人Y染色体基因在进化历程中逐渐被淘汰了?
那么,尼安德特人男性的Y染色体基因究竟去哪儿了呢?
这也是困扰了古人类学家数十年的谜题。
9月25日,Science刊登论文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Neanderthal and Denisovan Y chromosomes[1],提出对这个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1.令人迷惑的进化树

此次,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研究所的古人类学家使用了新的技术,对5个古人类化石的Y染色体基因进行研究。



用于研究的5个古人类化石地理区域,以及他们所生活的年代 | 图源文献【1】

分别是来自比利时、西班牙和俄罗斯的3名男性尼安德特人(生活在约3.8-5.3万年前),以及西伯利亚的2名男性丹尼索瓦人(生活在约4.6-13万年前)。



人类进化树 | 图源Wikipedia

根据人类进化谱系,现代人祖先与尼安德特人祖先在约75万年前分道扬镳,此后,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又分化出两条支脉——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
如果说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是表亲的话,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就是更亲的堂兄弟



Y染色体进化树 | 图源文献【1】

然而按照Y染色体基因的研究结果,丹尼索瓦人(Y染色体基因)在进化历程中,先与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祖先(Y染色体基因)分离,随后才是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祖先的分离。



溯源三个人族的最近共同祖先(TMRCA)的年代 | 图源文献【1】

溯源这三个人族的最近共同祖先(The Most Recent Common Ancestor,TMRCA),我们发现,现代人与丹尼索瓦人的最近共同祖先大约远至70万年前,而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的最近共同祖先却生活在更晚近的37万年前。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才是更亲的兄弟俩?
2.表现强势的现代人基因

其实按照整体基因组的测序,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是更亲兄弟俩毋庸置疑。
症结只能是Y染色体基因出现了“问题”。



现代人祖先Y染色体基因(黑线)对于尼安德特人Y染色体基因(淡绿线)的取代(蓝线) | 图源文献【1】

在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进化序列分离后,一群现代人祖先在欧洲与他们相遇,并发生了混血,因此一部分混血小男孩后代携带了现代人祖先的Y染色体基因。
男性现代人祖先的Y染色体基因进入尼安德特人种族后,展现出强大的优势,迅速蔓延,横扫六合,完全阻断并取代了男性尼安德特人的Y染色体基因
难怪我们体内找不到尼安德特人的Y染色体基因。
不过目前尚未确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取代。
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由于尼安德特人的种群人口较少,容易积累有害的基因突变,特别是在性染色体(XY)上;而现代人祖先的遗传多样性更高,因此具备遗传优势,自然选择更青睐于现代人祖先的Y染色体。
另一个种情况是,通过混血,尼安德特人也获得了现代人祖先的线粒体DNA(mtDNA),因此他们的细胞可能更倾向于和现代人祖先的Y染色体相互作用。
(关于mtDNA是另一个相似的故事,此处暂按下不表)
3.有点倒霉的现代人祖先

其实取代尼安德特人Y染色体基因的现代人祖先,并不是我们的“直系祖先”。



现代人祖先与尼安德特人的两次基因渗透 | 图源文献【2】

约20-30万年前,一小波现代人祖先出现离开非洲,迁徙到了欧洲,他们在那里遇到了尼安德特人。
在风卷残云般扫荡了尼安德特人种族的Y染色体基因后,表现如此强势的这波现代人祖先反而销声匿迹,走进了灭绝的死胡同。
属实有点倒霉。
此后在约4-8万年前,另外一大批现代人祖先再次走出非洲,这是声势浩大的一波迁徙,他们也遇到了那些尼安德特人,并获得了后者的部分基因,世代流转,这些尼安德特人基因最终被我们所继承[2]。
<hr/>

通过混血交流,基因渗透,现代人不仅获得了部分尼安德特人基因,甚至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尼安德特人。
如此看来,现代人祖先在与尼安德特人的竞争中,不仅在文化,种群人数等宏观方面处于领先,在根源的基因组上,也展现出强大的碾压态势。
<hr/>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生殖隔离的问题
韩白鲤: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0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三个栗子让大家感受下。
1.96年读的小学,班上学神当时一家四口(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全是厦大化学系博士或博士后,学神考试基本都是满分,偶尔语文作文被扣点分。那会市面上刚有电脑没普及,学神就被学校电脑编程组选去了(小乌龟爬的那种编程),还有奥数,无线电,遥控机器人。
玩也玩的比普通人厉害,大家玩啥他也玩啥,比方说当时流行四驱车,同龄人基本就买来拼拼完事了,学神已经开始玩手动改装,能自制的零件都自制升级了。。。
后来就一路保送都是最好的学校,大学保送了清华化学系,等他回厦大,厦大化学系就他家的了。
厦大博士每个人分一套房,分在厦大西门对面大学城,一套一百多平,据说把三套楼上楼下打通成了楼中楼。现在西村大学城房产是6w一平。
对了,现在他们一家都是院士了。
没想到那么多年过去,评论区有人把名字贴出来了。不信的可以自己查哈哈。
2.一朋友厦大经院国贸,班上学霸,其实她除了上课和应付作业,其余时间都沉迷LoL,到了考试前一两周,才会把所有课本翻出来全看上一眼,然后就记住了。。。记住了。。。记住了。。考试一直都是系前10,保送厦大研究生。
我问她学习思路是啥,她说不知道,反正看了就会,就能记住。
不过她跟我说,她的绩点在国贸系虽然在前5,不过拿到经管(比国贸更好),进不了前20,我后来想了下,她都过目不忘了,那经管那些前20的人得有多变态,清华北大的呢??!!!
(以前我一直觉得过目不忘是小说里才有的技能啊T_T)
3.我现在以教吉他为生,以前一直认为吉他是没法速成的,速成会造成不良后果。我和师兄弟几个经过多年教学总结了一套很高效的学习方法(手痛,不起茧,手型良好,不直接撸和弦),一般人都是要学一个月多,一周要练三次,才能学会弹唱,直到这个学生出现毁了我三观。。。
她没乐器基础,但是所有东西一教就会,大脑能直接控制手指做各种按弦动作,手不大但是柔韧性好灵活度高,节奏不用教完全卡准,唱歌好听音也准。一般人我需要将我们的学习方法慢慢讲解为啥要这样练,讲完还不一定能适应,但是她一来我还没教,她的学习习惯就已经跟我们的教学法完全契合。
可惜她是成人学生,只想学学弹唱玩玩,从来不练琴,看心情来上课(平均一个月一节),不爱学乐理就想弹弹歌,就算这样,一节课45分钟,教她一首歌(不是三个和弦循环53231323的那种简单歌曲),下课的时候已经弹的好好的了。。。10节课学了10首歌,大横按,扫弦都没问题。。。。

每次想到这几个变态,我的心就拔凉拔凉的。To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0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1914年,美国性格分析学家杰拉尔德·福斯布鲁克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面相分析观性格》,在该书中福斯布鲁克提出以下一些观点:
伴随着我们身体和智力的成长,我们的性格特征也日趋定型。在我们的性格成型期间,我们的面貌也在逐步进化,让其他人认清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性格是否坚强或柔弱。
我们的面相表面上室友我们自身确定的,大自然不会制造矛盾或撒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已经从我们生理上反映出来了。
神经科学家,詹姆斯·法隆是美国加州欧文大学的教授及学科带头人。
我接下来所说的理论均出自与他的新书,中文名叫《天生变态狂》这本书真的是非常有趣。
詹姆斯法隆被华尔街日报评为近十年来成就最大的神经科学家,有一次他在做一个新课题想去探究杀人犯的脑部结构和正常人的有什么不一样,就到处收集正常人的脑部成像和一些穷凶恶极罪犯们的,为了凑数还将自己家人的脑部成像混了进去,作为试验中正常人对照组使用,进行盲选。
詹姆斯的理论是杀人犯们的脑部扫描图比起正常人来说都呈现出一种罕有且令人担忧的共同特征,即颞叶和额叶(通常来说这两部分与自控力和同理心密切相关)脑功能低下,这些部位的活跃程度低下暗示着患者缺乏道德推理和抑制自身冲动的正常能力。
然后有一天,他找到了一张明显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大脑扫描图,完全符合他的理论,也就是说是个变态,他兴高采烈的调出这个人的信息,结果一看,是他自己...
这也是很爆笑了
然后作者就针对自己这个案例进行分析,将他的家族史,成长环境以及自我性格剖析写成了一本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理论,叫“战士基因”这一段理论写了十几页,加上书现在不在手头边,我只把重点内容自己总结出来好了。
大家都知道基因是基因生物的遗传密码,同时也参与基因产物的生产过程,基因产物中又包含蛋白质。由于某些外在原因比如抽烟,紫外线辐射等,碱基序列中有一组碱基对发生了突变,就会导致蛋白质畸变,通常来说这种畸变都是不良畸变。
有些突变并不致命,这种变化会被细胞所接受,正常的存在于人群之中,这类突变叫做单核苷酸多态性,即SNP。某种突变发生率在人群中小于百分之一时,这种突变被称为一种变异,但其概率大于百分之一时,就可以视作一种典型的SNP。而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两千万种SNP,比如睫毛长短,头发卷直,是否对某种药物上瘾之类等等。
但有些基因突变就不一样了,他们关系到人体中的催化剂和抑制剂。这些基因编码决定了基因指导其产物合成的能力。其中一些基因产物具有控制神经递质行为的能力。例如血清素和多巴胺之类的催化剂和抑制剂,因为他们控制着神经递质的传递,所以基本上我们可以将血清素和多巴胺基因比作刹车和油门。血清素与抑郁症,躁郁症,睡眠,饮食障碍,精神分裂症,幻觉,急性焦虑症等心理变态密切相关。血清素的分解酶叫做MAO-A(单胺氧化酶)。生产MAO-A酶的MAOA基因有一长一短两种形式。其中较短的一种与好斗行为有关,被称为战士基因。
他们在荷兰发现了一个家庭,其中几代男性都存在着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使他们缺乏单胺氧化酶A。这些男人身上都显示出特有的不恰当行为,如纵火,露阴癖和强奸未遂。
伦敦国王学院的阿夫沙洛姆·卡斯皮和泰利·墨菲特完成了一项针对单胺氧化酶A缺乏的男孩广泛的调查分析,发现他们和普通男孩比起来存在更大的心理问题,例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反社会行为。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凯文比弗研究发现,拥有战士基因的男性会比其他男性更愿意加入帮派组织,比起其他帮派组织成员他们则会显得更加暴力。
他们还研究发现,在男性身上,“战士基因”还会改变杏仁核,前扣带回和额眶部皮质体积大小,作用可达百分之八多,所有这些区域都与反社会行为和心理变态密切相关。
必须要说的一点是,战士基因是一条几乎只传男不传女的基因,因为战士基因位于人类两条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中,男性携带的另一条染色体是Y,约有百分之三十的X染色体存在战士基因。因为男性只会从母亲那里遗传一条X染色体,所以没有其他基因可以中和其症状,所以如果男性遗传到功能不足的战士基因,就一定会表现出相关症状。而女性则会从父母双方那里各遗传一条X染色体,经过受精和受精卵早期分裂后,女性两条染色体中其中一条会失活,但有些基因在两条染色体上都会保有活性,其中也包括MAOA,所以女性需要两条染色体上都遗传到低表达率的MAOA基因,才会造成单胺氧化酶A的不足,最终导致血清素过多的现象。男性遗传到一条战士基因的几率是30%,女性则是9%。
作者的父系家族在短短几百年来爆出过数个杀妻案件,另两支父系血脉被爆出一支全是凶杀犯,一支全是抛弃妻子的流氓恶棍。
但作者依旧成长为了一个十分有成就的神经科学家,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里面有详细描写作者的成长经历。
虽然不敢说人天生性恶,但是天性就是恶的人确实有(同理心低到一定程度),而且并不算少。
人类能发展到文明社会,说明大部分人虽然可能有恶性,但起码能意识到并压抑住它,而且做一个好人行善也会快乐。
但有些人相反,你让他无私的做好人做好事他真的是难受。只有伤害他人,看到他人痛苦,他才会从本能上感到施虐的快乐,所以这类人一般都希望看到周围人都过的很差劲比不上他最好。当然这也有环境教育的作用。
所以基因并不能去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后天环境也很重要的。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好比是,高考成绩不仅仅取决于靠天赋,更多的取决于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