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近年来,IVD(体外诊断)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与剧烈震荡。2024年被称为“IVD行业最艰难的一年”:集采全面铺开、医保控费加码、医疗反腐常态化、资本退潮,导致行业利润空间压缩、企业分化加剧。这一背景下,“品牌价值是否失效”成为核心议题。
一、品牌价值的“失效”表现1. 集采与价格战冲击品牌溢价安徽、福建等省集采导致化学发光试剂价格腰斩,进口品牌被迫让出市场,国产企业通过低价策略抢占份额。例如,安图生物在集采中中标量超过罗氏,迈瑞医疗通过高性价比产品渗透三级医院。
结论:在政策驱动的价格战中,品牌溢价被压缩,市场份额更多依赖成本控制而非品牌认知。
2. 技术同质化与渠道扁平化化学发光、分子诊断等赛道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头部企业(如迈瑞、新产业)通过自建直销渠道挤压经销商空间,中小品牌生存空间缩小。案例:2024年超七成IVD上市企业亏损,润达医疗等流通企业因服务成本高企陷入困境。
3. 医疗反腐与合规压力传统“带金销售”模式难以为继,品牌推广转向合规学术营销,但中小企业缺乏资源支撑长期投入。
二、品牌“未死”的突围路径
尽管传统品牌策略面临挑战,但行业仍存在结构性机会,品牌价值可通过以下方式重构:1. 技术驱动:从“产品品牌”到“解决方案品牌”微创新与差异化:在未成熟领域(如微生物、凝血、分子诊断)进行技术迭代。例如,塞力医疗布局智慧医疗SPD系统,华大智造突破测序仪“卡脖子”技术。技术融合:AI辅助诊断、微流控芯片与化学发光结合(如万孚生物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提升产品附加值。
2. 政策敏感型布局:绑定国产替代与基层市场国产替代红利:政策明确要求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国产设备,迈瑞、安图等企业通过政策窗口期扩大市场份额。基层市场下沉:县域医院、社区诊所需求激增,POCT设备(如心标检测)成为增量市场。企业需通过低价设备+耗材捆绑模式实现规模化覆盖。
3. 国际化与细分赛道突破出海战略:避开国内红海竞争,拓展东南亚、非洲等支付能力较强的市场。例如,奥泰生物通过海外业务实现逆势增长。细分品类创新:开辟居家检测(如幽门螺杆菌自测盒)、呼吸道多联检等新场景,通过电商渠道直接触达消费者。
4. 供应链与合规壁垒上游原料国产化:突破生物酶、微球等“卡脖子”技术(如纳微科技),降低对进口依赖。合规能力:应对“两票制”和反腐压力,通过数字化工具(SCRM系统)实现透明化营销。
三、建议:品牌重构的四大方向1. 从“硬品牌”到“软实力”强化技术服务能力(如设备联网、AI数据解读),从单纯卖产品转向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2. 聚焦政策免疫领域 - 布局伴随诊断、罕见病检测、自费项目(如肿瘤早筛),避开集采冲击。3. 拥抱“国产化+国际化”双循环 - 国内绑定政策红利,海外通过性价比优势抢占市场,形成品牌协同效应。4. 资本与产业整合 - 中小企业可通过被并购或合作研发融入头部企业生态链,例如罗氏诊断与本土企业合作开发兼容试剂。
结论IVD行业的品牌价值并未“死亡”,但其内涵已从传统的渠道关系和市场认知,转向技术壁垒、服务能力、供应链效率与政策适应性的综合竞争。未来,品牌存活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政策、技术、市场”三重变量中找到动态平衡点。对于中小IVD企业,要么在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要么融入头部生态链;对于头部企业,则需通过全球化布局和技术迭代巩固护城河。
IVD企业的品牌管理该怎么做?
IVD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怎么做?
来自展会的业务线索如何进行孵化运营?
面对行业热点,如何稳稳抓住趋势?
IVD品牌营销调研
https://app.ma.scrmtech.com/survey/index/index?suveryid=27550&pf_uid=5066_1004&wx_id=1004&pf_type=3&channel_id=37932&channel_name=IVD&tag_id=9421b956344550f3 (二维码自动识别)
为了帮助IVD营销人加强品牌建设、构建数字营销体系,带动业务增长,IVD从业者网与致趣百川共同发起适合IVD营销人参与的系列活动。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235849589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