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200|回复: 0

[分享] 荧光和磷光的基本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6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图1 雅布伦斯基能级图(Jablonski diagram)

1 荧光

如图1所示,与各种粒子一样,分子也具有不同的能级(当然本质上是电子的能级)。分子吸收光后,从基态 S_0 跃迁到激发态 S_n(n\ge 1) ,接着通过振动弛豫等过程,回落到最低的激发态 S_1 。通常分子会自发地从 S_1 回落到基态 S_0 ,同时发射光子,称为退激发过程。这种光称为荧光(fluorescence)。
一般来说,荧光具有比入射光更低的能量,相应的波长比入射光更长。
2 单重态和三重态

三重态是自旋为1的系统的量子态,使得有三个允许的自旋分量:-1,0和+1。分子处于激发的三重态,即分子中含有两个自旋不配对的电子。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用 M=2s+1 表示, s 为电子自旋量子数的代数和,其数值为0或1。
根据 Pauli 不相容原理,分子中同一轨道所占据的两个电子必须具有相反的自旋方向,即自旋配对。假如分子中全部轨道里的电子都是自旋配对的,则 s=0 ,分子的多重度 M=1 ,该分子体系便处于单重态,用符号 S 表示。大多数有机物分子的基态是处于单重态的。
电子的跃迁过程中如果还同时伴随了自旋方向的改变,这时分子便具有了两个自旋不配对的电子,即平行自旋, s=1 ,分子的多重度 M=3 ,分子处于激发的三重态,用符号 T 表示。处于分立轨道上的非成对电子,平行自旋要比成对自旋更稳定些(洪特规则),因此三重态能级总是比相应的单重态略低。



图2 分子的多重态

3 系间窜越

在激发态 S_n(n\ge 1) 的分子,会通过一个称为“系间窜越”(intersystem crossing, 简写为 ISC,也译作“系间跨越”)的过程,进入能量稍低的三重态,即图1中的 T_n 。注意其中的对应关系,即 S_1 窜越到 T_1 , S_2 窜越到 T_2 ,以此类推。分子直接跃迁到三重态的概率很小,一般要先跃迁到激发态再到三重态。
简单说,系间窜越是 S\rightarrow T ,相应地存在“反系间窜越” T\rightarrow S 。二者都是非辐射过程,不发射光子。
4 内转换和外转换

内转换(又称内转移)是分子体系中多重度相同的电子态之间的无辐射跃迁。内转换发生在不同的单重态 \{S_0,S_1,S_2,...\} 之间,也发生在不同的三重态 \{T_1,T_2,...\} 之间。
激发态分子与溶剂或其他溶质发生能量转换而使荧光(或磷光)减弱甚至消失的过程称为外转换(又称外转移),是一种以非辐射方式从最低激发态 S_1 或最低三重态 T_1 下落到基态 S_0 的过程。
从 S_1 到 S_0 的非辐射跃迁既有内转换,也有外转换。
5 振动弛豫

每个分子中都具有一系列严格分立相隔的能级,称为电子能级,而每个电子能级中又包含有一系列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如图3所示, S_0、 S_1 、S_2 、 T_1 、 T_2 均包含一系列振动能级 v=0,1,2,... 。分子在碰撞过程中,将振动能量以热的形式传递给周围环境,使得分子从较高的振动能级下落到较低的振动能级,称为振动弛豫。



图3



图4

6 磷光

由于三重态的能量比激发态低,更加稳定,分子在三重态会停留更长时间,缓慢地发射光子,最终回落到基态。这种光称为磷光(phosphorescence)。
荧光和磷光都属于光致发光现象,当入射光消失时,荧光立即停止,磷光则会持续一段时间。磷光发射速率慢是因为从 T_1 到 S_0 的跃迁存在自旋禁阻。
考虑到内转换,优化磷光波长的关键在于最低的三重态 T_1 和基态 S_0 之间的能量差。
7 延迟荧光

处于 T_1 态的分子通过非辐射路径进入 S_1 态然后回落到 S_0 并辐射出光子,这种光称为延迟荧光。其寿命与该物质的分子磷光相当。
延迟荧光根据发生原理不同主要被分为三个类别:

  • P型延迟荧光:源自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池。
  • E型延迟荧光:源自反系间窜越(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又称热活化延迟荧光,主要用于 OLED。
  • 再结合延迟荧光:源自自由基之间或不同电性离子之间的反应。
8 自旋禁阻跃迁

量子力学证明,跃迁前后自旋方向改变(自旋多重度改变)是禁阻的,否则是允许的。所谓禁阻是概率小的意思,不代表该跃迁完全不可能发生。
自旋禁阻的跃迁也由于旋轨耦合而部分解除,且随旋轨耦合作用增强而跃迁几率增大,称为自旋解禁。不过总的来说自旋禁阻的跃迁所产生的光谱还是很弱的。
参考文献
[1] 三重态_百度百科
[2]  【量子小知识】详细讲讲什么是荧光,什么是磷光?系间窜越(intersystem crossing)又是什么?_哔哩哔哩_bilibili
[3] OLED光发射的三重态弛豫过程与Sn、Tn的激发态的结构优化,以及相对论的影响_哔哩哔哩_bilibili
[4] “磷光”是什么?磷光与磷有什么关系?磷光和荧光有什么区别?_哔哩哔哩_bilibili
[5] 延迟荧光_百度百科
[6] 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到底是什么?
[7] 有机光化学系列(二)电子跃迁选律_耦合
[8] 当电子从激发态(excited state)失去能量时会发生什么?
[9] 禁阻跃迁(forbidden transitions)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614422198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