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图1摘自Principles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Joseph R. Lakowicz
图1为一种Jablonski diagram(就简单的理解为能级图吧)。图中S0,S1,S2分别表示分子中的电子基态,第一、第二电子激发态。当分子吸收光子,电子则可能从基态(S0)跃迁到激发态(S1,S2)。激发态电子不稳定,会从激发态(S1,S2)回到基态(S0),并发出荧光(这就是荧光的源头)。当然并不一定要发出荧光,可以产生热或者其他形式能量。如果电子从激发态(S1)通过系间窜越转化为电子T1激发态,然后再从激发态T1回到S0,则发出磷光。(磷光与荧光的根本区别在此)。至于S1激发态和T1激发态的区别主要在于电子自旋的方向(单线态和三线态)。
分子吸收光后其中电子的激发和驰豫分别需要满足两大规律。激发过程满足Franck – Condon规则;退激发满足Kasha规则。Franck– Condon规则(图2A)的大意为:电子的跃迁过程很快,这一过程中原子核的相对位置来不及发生变化,可以简单理解为垂直跃迁。而Kasha规则(图2B)规定在电子驰豫复合的过程中,首先电子要驰豫到电子激发态的最低能级,然后再回到基态。如图2所示:
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