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3170|回复: 0

[盘点时刻] 2014年医疗器械行业薪酬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医疗领域虽然没有像金融、房地产和互联网那样搅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环境,但作为民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行业近些年的成长也尤为令人惊叹。医疗器械行业是构筑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撑点,毫无疑问,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推进,医疗器械行业将是最直接的受益方之一。
11.jpg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我国的人均医疗器械费用在国际上处在相当靠后的位置。不可否认,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无论从研发力量还是产业规模距离国际水平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巨大的市场潜在价值将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将越来越多地吸引国外优秀医疗器械企业的参与竞争。这对国内企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根据众达朴信市场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过千亿元规模,而年均增长率约25%,预计到2015年市场规模要达3800亿元。
   从盈利角度分析,尽管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额均实现逐年稳定增长,但行业的收益率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医疗器械行业的成长主要依赖国内的需求和行业规模的增长,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必要的创新、管理和研发等核心能力仍显不足。
12.jpg

一、行业薪酬涨幅走高
   众达朴信最新发布的《2013-2014年度医疗器械行业薪酬调研报告》显示,去年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薪酬水平较2012年的增长幅度为12.5%,超过全行业平均薪酬涨幅1.7个百分点,超过2012年医疗器械行业的薪酬涨幅1.8个百分点。2013年医疗器械行业薪酬涨幅为近几年来的最高点,预计今年行业薪酬涨幅仍将保持高位,涨幅将达到12.7%。
13.jpg

   医疗器械行业的薪酬增长加速,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外部因素造成行业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张,这种扩张也同时增加了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使人才供需平衡持续向人才供给方偏移,结果就是人才的增值。而另一方面,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正在努力构建自身人才培育的进程,这种努力无疑也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迫使企业加速发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则理所当然的纳入考量,不同的只是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所产生的分歧。
   众达朴信认为,我国医疗器械领域正在进行行业的升级和改造,国产产品逐渐替代进口产品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比如2005年成立的凯利泰,在基于对高分子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之上,其于2007年成为拥有完整的椎体扩张球囊部件自主生产技术和能力的公司,利用性价比和渠道的优势,开始了进口替代的进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冠昊生物,其硬脑膜补片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挤压贝朗医疗、美国强生等进口品牌。
二、中层薪酬前景看好
   从医疗器械行业各个层级来看行业薪酬水平,2013年的数据显示,专业经理层的薪酬涨幅最大,达到了16.7%,超过行业整体薪酬增长幅度4.2个百分点,医疗器械行业专业经理层员工薪酬的中位值为141,666元。部门经理层和主管层员工的薪酬涨幅同样超过行业的整体薪酬涨幅水平,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13.2%和14.4%。而总监层员工的薪酬涨幅则基本与行业平均涨薪幅度持平。专员层以低于行业整体薪酬涨幅1.6个百分点的涨幅处在行业涨薪的末位。
14.jpg

   众达朴信认为,医疗器械行业的人才紧缺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才数量、人才培养供给和人才获得性紧缺三个维度。从具体的人才紧缺岗位上看,项目经理、中高级工程师、人力资源经理、研发经理等中级管理岗位缺口最大,这也是企业中级管理层涨薪幅度最大的主要原因。
   “这并不是说医疗器械企业其它层级的人才缺口不大,只是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级岗位骨干的功能得到更彻底的发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众达朴信咨询顾问程诺说道,“尽管医疗器械行业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人员流失,与其它机械制造行业类似的,这种流失在基层表现得尤为严重。但大多数企业认为流动性稀缺并不是当前人才紧缺性问题的核心,企业的当务之急还是优先构建起业务的核心骨干团队。”

来源:众达朴信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