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57|回复: 0

[分享] 一滴血测肠癌?这项新技术让癌症早筛走进现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9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
本帖最后由 小书虫 于 2025-9-19 14:46 编辑

在医疗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下,结直肠癌的早期精准诊断始终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近期,一篇名为 “Accurate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Using a Combination of Lectin-Induced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and CRISPR/Cas12a Assay on a Point-of-Care Testing Platform with Deep Learning Assistant” 的论文,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诊断思路与方法。
结直肠癌介绍: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和致死性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占癌症相关死亡的很大比例。尽管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结直肠癌(CRC)的全球负担仍在增加,这凸显了开发有效诊断工具的紧迫性,这些工具能够促进早期检测和干预。特别是,早期诊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然而,目前的诊方法,如结肠镜检查和免疫化学测试,往往具有侵入性、成本高且操作复杂,这限制了它们在资源有限地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因此,迫切需要低成本、微创且高度敏感的诊断方法,以满足早期准确高效诊断CRC及动态监测疾病进展的需求。
从 “大海捞针” 到 “精准捕获”:外泌体里藏着癌症密码:
传统的肠镜检查如同 “管道检修”,不仅过程痛苦,还可能遗漏早期微小病变;粪便潜血检测则像 “大海捞针”,准确率难以保证。而这项新技术另辟蹊径,盯上了血液中的 “癌症信使”—— 外泌体。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直径仅 60-200 纳米,却携带了大量反映细胞状态的生物信息。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表面有一种特殊的 “糖衣”——α- 岩藻糖。科学家利用植物凝集素(UEA-I)作为 “捕手”,能像磁铁一样精准吸附带有 α- 岩藻糖的癌细胞外泌体,让它们聚集成团。
三重技术联手:让癌细胞 “无所遁形”:
1.凝集素 “捕手” 锁定目标
当带有 α- 岩藻糖的癌细胞外泌体遇到 UEA-I 凝集素,会像珍珠串一样被连接成聚集体,使外泌体表面的 DNA 探针距离拉近,为后续检测 “搭好舞台”。

2.ERA 扩增 “放大镜” 增强信号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ERA)如同超级放大镜,能在恒温下快速复制目标 DNA,短短 20 分钟内将信号放大数百万倍,即使是极微量的癌细胞外泌体也能被 “看到”。

3.CRISPR “信号灯” 点亮结果
CRISPR/Cas12a 系统像精准的信号灯,一旦识别到目标 DNA,就会切割带有荧光标记的报告分子,释放出肉眼可见的荧光信号。该技术的检测下限低至 100 个外泌体 / 微升,相当于在一个标准游泳池里找到一粒盐。

小鼠实验到临床验证:95%准确率的背后
在 Balb/c 裸鼠模型实验中,该技术成功监测到肿瘤直径仅 2 毫米时的早期信号,比传统影像学检查提前至少 15 天。研究团队对 100 例临床样本进行测试,其中 42 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和 58 例健康对照,结合长短期记忆(LSTM)深度学习模型分析,诊断准确率高达 95%。
更令人兴奋的是,整个检测过程仅需一滴血(40 微升),通过配套的便携式等温扩增设备和手机 APP,用户可在 30 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APP 内置的深度学习模型会自动分析荧光信号曲线,结合年龄、性别等因素,生成精准的诊断报告。
未来展望:
这项技术的底层逻辑 ——“糖基化外泌体 + CRISPR+AI”,为癌症早筛提供了通用框架。随着技术的普及,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真正实现 “癌症早筛常态化”,用一滴血守护千万家庭的健康。毕竟,最好的治疗永远是 “防患于未然”。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