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89|回复: 0

[招标信息] 预算1.18亿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9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27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18亿元,涉及高温电磁多功能测试系统、红外激光系统、高功率密度卫星实验设备、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3~10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3~10月仪器设备采购意向汇总表
采购
项目
需求概况
预算
万元
采购
时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温电磁多功能测试系统
随着飞行器马赫数越来越高,对电磁功能材料的使用温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温下材料的电性能等数据,则成为研究高温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基础。因此,将采购高温电磁多功能测试系统,满足高温功能材料的电性能等系列参数的测试与评价。 计划采购的高温电磁多功能测试系统主要品目包含:1.高温(≥1000℃)加热系统2套;2.材料评价系统1套;3.构件评价系统1套;4.高温电磁参数测试系统1套;5.高温电磁反射率测试系统1套;6.高温紧缩场系统1套;7.高温红外测试系统1套;8.可测试温度范围50℃-1100℃;误差不高于3℃;9.红外光谱范围:覆盖3-14μm;光谱精度:不大于5cm-1;10.电磁参数检测频率范围0.8GHz-40GHz。 该测试系统需具备如下功能:1.高温环境下的多样品的高通量复介电常数、复磁导率、反射率、红外发射率等参数测试; 2.具备测试数据传输功能,可接入智能设计平台及数据入库功能; 3.可实现高温下的微观组织结构评价及表征;4.可实现高温下构件的力学性能评价及表征。 备注:设备质保期1年。
800
2025年3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智能制备和表征系统
建设概况: 本项目属于高效精准制造平台、极端服役条件下材料表征评价平台组成部分,串联高通量智能设计平台、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机、激光熔敷设备、超高温非接触测量成像系统,主要针对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的无人值守的智能化制备及表征,形成实验级材料的制备表征能力,为实现先进材料智能设计奠定基础。
455
2025年4月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项目专用红外激光系统
经过红外激光光学设计结果,招标的要求为: 1、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系统一套,技术指标:工作温度≥-50℃,输出光谱2.8±0.1μm,功率≥16W,光束质量m2≤2,功耗≤320w,出光时间间隔<1h,连续工作时长>500s,可靠性指标满足相关产品保障规范。 2、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系统一套,技术指标:工作温度≥-50℃,输出光谱4.3±0.1μm,功率≥4w,光束质量m2≤2,功耗≤80w,出光时间间隔<1h,连续工作时长>500s,可靠性指标满足相关产品保障规范。
300
2025年3月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项目专用红外激光系统
经过红外激光光学设计结果,招标的要求为: 1、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系统一套,技术指标:工作温度≥-50℃,输出光谱2.8±0.1μm,功率≥16W,光束质量m2≤2,功耗≤320w,出光时间间隔<1h,连续工作时长>500s,可靠性指标满足相关产品保障规范。 2、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系统一套,技术指标:工作温度≥-50℃,输出光谱4.3±0.1μm,功率≥4w,光束质量m2≤2,功耗≤80w,出光时间间隔<1h,连续工作时长>500s,可靠性指标满足相关产品保障规范。
300
2025年5月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大型米波电性能测试系统射频、机械及辅助系统采购合同-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2台,具体要求详见采购文件,商品承诺:送货上门/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具体事宜由成交供应商按采购人指定地点及时间安排要求执行。
170
2025年3月
人工智能学院跨域协同感知实验系统
提供面向空地/空海异构跨域协同感知的实验系统,具有无人机空中平台和地面/水面监视平台,空中平台具备垂直起降、自主搜索、目标识别、协同定位能力,飞行时间>45分钟,带载荷重量>5kg,能够进行航线规划、避障飞行、目标识别、目标定位、低电量自动返航、失联自动返航,机载任务系统和控制系统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和示例程序代码,地面站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和示例程序代码;地面监视平台具备对低空无人机目标的远程发现与目标识别跟踪能力,对RCS在0.01m^2的旋翼无人机,发现距离>3km,同时具备可见光、红外和激光传感器,可见光分辨率不低于1080p,红外分辨率不低于480*320,激光测距距离不低于1km,监视平台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和示例程序代码。
130
2025年5月
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技术研发子平台-高功率密度卫星实验设备
短时功率达到平均功率的10倍; 功率超过1000W; 姿态稳定精度达到0.003deg/s; 数传达到 450Mbps。 实时定轨精度优于1米。
1250
2025年7月
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超精密跨尺度直写系统
为满足微纳结构制造、柔性电子器件研发及跨尺度精密加工的实验需求,现计划采购一套超精密跨尺度直写系统。该系统需具备高分辨率、宽尺度加工范围、多材料兼容性及智能化控制能力,以支撑光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创新研究。
120
2025年5月
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材料器件制备与测试系统
为满足本单位在材料制备与表征及柔性电子器件研发领域的实验需求,提升科研设备配置水平,现计划采购一批专用仪器设备,包含柔性电子器件加工及测试平台、拉伸机、管式炉、烧结炉等仪器,整套设备命名为“材料器件制备与测试系统”。
295
2025年5月
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喷流噪声试验系统
1.喷流噪声试验器配套系统(燃烧室、煤油供应系统、液氧供应系统、掺混空气供应系统、冷却水供应系统、氮气系统采购)。 2.喷流噪声试验器辅助系统(控制系统与自动增压系统、测试系统、排气系统、消声系统采购)。 3.发动机喷管推力测试(推力测试系统)。 4.力、声数据采集(采集系统)。
780
2025年6月
分析测试中心电子显微成像平台能力建设
为提升分析测试中心电子显微成像平台测试能力,拟采购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用于晶体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如物相、取向、晶粒、晶界、应变分布等。原位拉伸台用于对岩石、金属、复合材料、陶瓷等制品进行力学测试与分析;并结合显微成像系统研究材料在受力状态下的相变行为、取向变化、裂纹萌生与扩展等损伤机理。样品交换仓可以在不破坏扫描电镜系统真空的情况下,快速的将待观测样品转移进电镜的样品仓室内,可以减少样品仓室的污染,减少换样品时的抽真空时间,加快更换样品的速度。主动减震台通过低频段的隔振,给设备提供测量高分辨率、高像素清晰图像的最佳环境。电子显微镜制样与切片系统制备厚度小于0.1um以下的薄片,实现透射电镜超薄样品的制备能力。电热原位样品杆实现透射电镜中原子尺度下样品的观察以结构分析并支持成分分析,进行纳米级热学分析与测量。
830
2025年8月
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高分辨率微焦点三维原位断层扫描系统
1)空间分辨率:≤500nm;2)细节分辨能力≤250nm;3)可检测样品直径:≥300mm;4)可检测样品高度:≥500mm;5)配置原位力学加载装置:最大载荷5kN;6)具备伪影消除、自动校正等功能。
708
2025年6月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关于Keithley B1505A设备采购
技术指标:10 kV/1500 A的高功率器件表征,覆盖亚皮安级电流到超高电压/电流范围;,支持超快瞬态现象捕获(如10μs脉冲);支持-50 ℃至+ 250 ℃全自动热测试,适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温度特性分析;模块化设计,可配置多达10个插槽,灵活适配多种测量模块(如高压源、大电流模块等);内置 EasyEXPERT 软件,简化数据管理与分析流程,支持多频电容测量(1 kHz–5 MHz)。
125
2025年7月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宽谱红外双光束多光轴控制模块研制
双光束控制模块主要由驱控电路、二维摆镜(3套)、一维导轨(2套)组成,其中驱控电路内置光束控制软件。结合红外探测器的目标识别信息,通过补偿控制算法,实现双光束跟踪和多光轴自校准两种工作模式。在双光束跟踪模式下,双光束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长波红外探测器目标位置信息,控制二维摆镜进行光束角度跟踪,通过光轴-探测器变换矩阵修正,实现光束跟踪精度≤0.6角秒,工作时长≥10min。在多光轴自校准模式下,双光束控制模块驱动2套一维导轨,根据接收到的短波和中波红外探测器目标位置信息,分别控制3套二维摆镜,标校双光束同轴、收发同轴均优于0.4角秒。并对其相应性能进行评估。
140
2025年8月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线测量系统射频组件定制
非理想曲面多探头并行测量射频系统通过多个探头、多通道进行并行测量;该系统工作频段为0.1~40GHz,射频系统采用发射机及接收机采用独立工作模式,发射机及内部本振采用高稳定度、低相位噪声的高速线性跳频,内部采用原子钟作为长时间稳定时钟保证系统频率精度;并行测量可支持多个频段探头不同频段同时测量,多频段并行实时处理满足射频系统同时测量要求。
450
2025年6月
多样性场景模拟与实验系统
通过仿真模型构建城市、野外、岛礁等多种场景,采用灯光模拟不同天时光照,采用水汽模拟系统和气流扰动系统模拟烟雾和刮风等天候环境,设计一套支持多种开放场景不同天时天候条件下的多类目标(如行人、车辆、舰船、飞机等)行为特征的模拟仿真系统,支持目标运动数据的多角度采集(含可见光、红外相机),为智能化分析和处理提供数据支撑,为智能感知验证实验提供支撑环境;所有仿真模型便于拆装移动,并合理设计模型仓储用于模型存放。
600
2025年10月
宽谱段可调谐装置
用于生成符合声光互作用换能器仿真驱动信号的发生系统,低延迟高并发仿真计算,支持仿真信号和参数的存储和查询,生成高通量声光可调谐滤波的仿真驱动信号。以高精度高保真率对声光换能器进行驱动信号加载,同时监测声光可调谐滤波器换能器反射信号;用于自适应中心波长调谐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智能探测与中波红外光谱智能探测,能够测试驱动源与负载之间的正向功率和反向功率以及测试可见-近红外、中波红外光谱智能探测镜组的像质和面型,光学组件具有适应低温环境能力,能够实现低杂光影响下的中波红外感知成像以及高灵敏、高帧频光谱感知成像。
449
2025年10月
集群协同与博弈固定翼无人机实验系统
提供可进行集群协同与智能博弈的固定翼无人机实验系统,包括传统固定翼无人机、复合翼无人机、巡飞型固定翼无人机等不同类型的无人机,无人机节点数量共计不少于40架,搭载机载电脑、深度相机、激光雷达、可见光吊舱、导引头、数据链、差分卫星导航等模块,配套能够二次开发的机载软件系统,支持复杂环境下集群协同感知认知、决策规划、编队控制、博弈对抗等群智算法的实验验证。
302
2025年10月
精准智能目标位姿标定系统
提供被动的定位系统,可在不对系统中运行设备进行改造的基础上获取其位置与姿态,可实时捕捉无人机飞行偏航角、俯仰角,速度、轨迹等数据,辅助判断无人机飞行姿态。覆盖场地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检测目标不低于20个。
235
2025年10月
车路协同融合感知管控与交互测试验证系统
(1)采用“车、路、云”协同,构建多源数据统一接入、数据共享与数字孪生可视化的智能化平台。接入和仿真路网信息、事件数据、交通态势数据、设备数据、车辆数据,对运行状况进行动态地感知监测与数字孪生展示,支持车路协同车辆的信息服务,视频采集分析后发现异常事件提供给车载终端,同时上传云端,发送给远端路侧单元,实现路况提醒服务,辅助驾驶决策。(2)搭建智能协同与交互测试验证基础环境,开发联合仿真测试验证平台,构建涵盖自动驾驶汽车、虚拟仿真车、智能驾驶模拟仪等的多车协同的数据接入和联合仿真测试验证体系,用以支撑自动驾驶汽车规划级、决策级、控制级的算法闭环和迭代优化,实现天气环境构建、自主多车切换、场景要素编辑、虚拟车辆控制与事件触发、高保真数字孪生下的虚实结合的融合测试功能。
870
2025年10月
智能车路双侧协同信息集成与仿真实验系统
可研究和验证车路协同场景下的信号去重、信号传输稳定性和优化策略。提供用于创建自动驾驶交通场景、模拟真实路况的信息集成与创新功能,支持不同环境条件下智能交通车和路的双向虚实融合仿真实验测试。支持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智能交通领域中C-V2X通信系统在复杂动态场景下的实时决策优化,特别是在城市密集路口等高干扰环境中的RSU信号覆盖和干扰优化研究。
470
2025年10月
跨域协同感知实验系统
提供具有长时间海面搜索能力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实验系统,包括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机载智能任务计算单元、可见光-红外-激光吊舱、地面站系统。提供安装无人艇的低空监视雷达、可见光-红外-激光的观测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对RCS0.01m2的典型无人机,发现距离不低于3km;可进行低慢小无人机和水上船只、蛙人的识别实验。具备二次开发接口,可以进行指令控制和识别信息输出。
155
2025年10月
学群体协同半实物仿真教学平台
一个集成的半实物实验箱,外接高清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包含集群系统智能协同集成控制模块*n(n不小于64)。集成飞控、数据链、协同控制器控制功能,全新硬件架构,集成度更高,同时支持巡飞平台、传统固定翼多种半实物仿真模型选择;支持最多64个节点仿真;可根据任务需要,定制算法响应逻辑;提供ARM平台协同算法开发教学框架。
200
2025年10月
类脑信号分析测试系统
用于捕捉和解析类脑芯片结构所产生的复杂信号,能够生成多种类型的输入信号,还能对这些信号进行精准的测量与分析,以评估类脑芯片结构的响应能力。通过这一系统,研究人员可以对不同的类脑芯片结构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测试,获取海量的测试数据。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分析这些数据,并将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理解和应用。此外,类脑综合系统还支持多种类脑芯片结构的测试,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灵活性。这一系统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加速类脑芯片技术的发展,还能为相关的科研与产业应用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类脑计算及其相关领域的进步。
343
2025年10月
视觉认知评估系统
拟采购一套融合脑刺激、脑电信号测量、认知功能研究、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以及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的综合系统。该系统具备高达64通道的脑电信号采集能力,采样率可达4096Hz,确保高精度的数据获取。采集脑电的同时,支持17通道的多模态电刺激功能,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多种刺激模式,并能够实时精确地分析神经活动,支持复杂的脑功能研究。通过VR技术,系统可以构建沉浸式虚拟环境,并在过程中实现精准的眼动追踪。此外,系统需集成深度知觉测量与反应时间分析功能,能够精确评估多种感知任务中的反应速度与准确性。系统还应支持多模态数据同步采集与融合,确保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中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180
2025年10月
光电混合计算系统
用于同步采集多模态数据,分析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散射信号,实现对动态散射过程的深度洞察,在非侵入条件下精准成像散射体内部结构,可辅助深入理解物质散射机制、辅助优化医疗诊断技术。
178
2025年10月
实验工作与系统集成展示
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000平方米实验室的工作环境与基础设备,包括实验室空调及采暖系统、大屏显示系统、弱电及安防系统(含网络柜、交换机、安防监控等)、实验台及实验控制装置、成果集成与展示(含相关计算与存储)、办公家具等基础设施。
920
2025年10月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