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22|回复: 5

[分享] 实验做不出结果是种怎样的体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本人化学狗一只,方向是界面化学,具体内容就是纳米粒子、微米粒子这些东西。研究生完了以后直接国外读博,然后做研究室传统课题的时候得到一个意外的结果,发现越做越有(keng)趣(die):比如按照研究室得到的一些理论、经验都无法解释,我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部分现象但是有的地方不符合结果。。。。。。
其实结果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你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得到这个结果,也就是说不知道机理。就这样做了快两年了还没出结论,论文也没发,感觉自己都快毕不了业了,怎么办啊?大家有类似的经验,以及问题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跪谢!
--------2017.3.10 更新----------
最近有盆友说想看看社会科学,比如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经济学方面有什么做不出的研究、实验或者调查,比如有人研究欧盟关系之不可分裂,刚刚提交了开题报告,然后欧盟就呵呵了的那种。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599030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都在实验室画仓鼠神快快显灵!
昨天不慎把细胞饿过了,今天不勾肩搭背了,哭哭( ; _ ; )/~~~



画了仓鼠神一定能够做出来!



画了仓鼠细胞就一定能复活!



我有一个仙女棒!(「・ω・)「嘿



我可能买了假试剂(´・_・`)



被384支配的恐惧(画在餐巾纸上



纯手工点板被384支配的恐惧 【此处应有图( ; _ ; )/~~~但是被举报了估计是我画的太传神了】

被7块96孔支配的恐惧



这必定是个长期更的帖子_(:з」∠)_
4.3update:
谢谢大家的祝福!
吱吱一定好好做实验~!
我和我家大哥paper在此谢过啦!
(补两张我家大哥冒充无线鼠标和吃草莓的图)(「・ω・)「





2017.6update:
生日的时候肠胃炎了不能呲小蛋糕只能画个小蛋糕了(´Д` )


画了只吐舌头的仓鼠在离心管上表明这是P开头的液体!


画了一坨仓鼠!颤抖吧凡人!



最近认识了一只可爱的大头仓鼠(´▽`)大头仓鼠会弹钢琴和吹笛子(*ˉ︶ˉ*)



不会游泳的大头仓鼠 (´Д` )


睿智的大头仓鼠和放鞭炮鼓励的吱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想分享一段经历:预产期前17天半夜两点,羊水破了,我当时心想,完犊子了,明天还有最后一个时间点......
当时是phd最后一年,研究anti-HIV新药开发,正在做一个药效学的细胞实验,整个试验周期35天,如果最后一个点fail尼玛整个实验都要重做,一个时间点的重要性,phd们你们懂的!我还纠结着,这会儿就开始阵痛了,一边痛一遍心疼我那个时间点。躺在床上慢慢得感受羊水在下体流淌,感觉我的心都在滴血......
赶紧翻开书研究了一下生产过程,得知羊水破了只要在24小时内把孩子生出来就ok,我马上平躺,让羊水流的慢一点,决定熬到明天做完实验再去医院。
Anyway,终于等到天亮,赶紧跑去实验室,穿好HIV防护服,收紧下体,坐在实验台前取了最后一个细胞样品,冻存,然后风尘仆仆赶去医院......
这个故事我要留着讲给我女儿,但是我坚信她一定不会懂一个时间点对于一个女phd意味着什么,因为我绝对不会允许她成为一个phd,over~
说说这么做的动机,这件事唯一的意外就是我的女儿提前17天降临,我曾经把我的全部生活以预产期为时间轴,但是她偏偏降临在我的最后一个实验时间点以前。但我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即将出生的我的女儿,我不希望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有很多顾虑还放不下,我希望找寻到一种仪式感,当我看到她的第一眼,我的世界是没有牵绊的,当她看到我的第一眼,她的世界是洁净美好的,因为成为一个母亲,对于我,对于她,都是一次生命的开始,所以,我要毫无顾忌地迎接与享受那一刻。
附一张临产前的照片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早上起来发现这么多评论吓得我菊花一紧,就不一一回复了,随便comment一下:
1. 谢谢大家的祝福,生产过程很顺利,我是在破水22小时以后生出她,这么一算我当时有充足的时间分析完数据再去医院哈哈,我女儿很健康,只要她将来不读phd,我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希望她健康快乐就好。
2. 关于这么做的安全性,我觉得我应该比大多数人了解我自己的状况,家人是我的全部,我绝对不会拿女儿的安全开玩笑。当时羊水破了,但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壮烈,羊水是缓慢而持续的涌出的,正常的羊水量是1000ml左右,以我多年的实验室经验估测当时流出的液体并没有那么多,所有我相信体内有足够的养分维持胎儿,而且根据宫缩的频率来看,当时也没到说生就生的程度......连拉屎都是人类可以忍一忍的事情,别说拉那么一个大件物品了。
3. 关于为什么不让人帮忙,我不是不相信同事,但是你要给人解释半天,告诉别人如何存放如何分组如何label,我觉得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远高于我亲力亲为完成实验。
4. 你可以质疑我的科研精神,但千万别质疑我的科研能力,我就怕别人说我不专业,HIV实验确实存在危险性,但是做了这么多年我深深了解如何规范地操作。比起有机实验,其实这些生物学实验是相对安全的,而且不会造成遗传性影响,所以大家放心,我从来没有把女儿的安危置之不理。有人说戴手套照相这个事儿:我所在的是p3实验室,照片里只是第一层防护,外面还要再加袖套口罩和第二层手套,所以这么做完全OK
5. 说说当时我老公在干吗,他不是phd,但他深深理解phd,也相信我做每一个决定的可行性,他当时有个project due,所以我羊水破了他半夜马上爬起来把project做完,因为当我生产时,他要让自己毫无顾虑的陪在我身边,后来我去医院待产,他还在医院到处找扫描仪交作业,想想也是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生期间的就不说了
工作之后有一次,买来的爱必妥(EGFR抗体药物)在某个我们认为一定会有效的模型上无效。于是我们重复了实验,依然无效。最后把那瓶药交给蛋白组跑了个HPLC,有东西,可是比正常的少了几百几千倍这样。
于是问题很清楚了,这是一个正品空药瓶,不法商家兑了水在里面。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假药。
我就想说,干这混账事情的人真是丧心病狂。这是癌症患者的救命药啊!拿来做实验实在是太好了,要不然给某个图便宜的患者买了,就是个死啊!干这种混账事情不怕断子绝孙嘛?人在做,天在看啊!
在这里也多说一句:拿便宜药没事(比如印度药、或者中国产的原料药),别拿来源不明的折扣药(正品药物,价格折扣)。要说这里没有猫腻?鬼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只生物科研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实验做不出来,做出来了没有结果,做出结果趋势不对,趋势对了不显著,好不容易显著了,嘿嘿嘿重复不出来了,重做!终于显著了,数据齐全了,准备发文章,发现被人抢先了。实验哪,争分夺秒的事儿啊。
读研期间结了婚生了娃,出了月子第四天回实验室做实验,产后抑郁加做实验发文章赶着按期毕业,那压力杠杠滴。已经将近半年没做实验,手也有些生了,还一孕傻三年,大家懂得。实验做不出来的时候,就冲着我家那位发脾气,好在他也同为一只科研 ,多少理解一些。
现在准备继续在作为科研 的路上越走越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家仍有儿初成长,吾更得努力!
谢谢大家的加油和关心。好多朋友们在评论里问做实验期间结婚生娃的事情,和先生是师兄妹,属于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实验室的,就读期间领了证办了婚礼,本来打算再过几年排排毒再要宝宝的,做生物的都懂,各种有毒的物质难免会在体内累积一些。没想到宝宝投奔我们来了,那就是缘分,就决定留下来。怀孕期间没有再进实验室做实验,但是也没闲着,一直在整理数据写文章投文章中度过,以至于预产期到了过几天要住院了,每天还坐在电脑前写呀写呀,妈妈告诉我要休息,我还说我得赶快写完投出去好尽快审稿,要不然坐月子的一个月白白浪费了。
有评论说研究生是不是挺水的,我知道的至少我身边的大部分不是。师兄弟姐妹们,大多数是早八点半晚十点还算早的,一直在实验室蹲着做实验看文献写文章的,通宵做实验也是很常见的,这些让我觉得中国的科研还是有希望的。
还有评论说结果不显著是不是证明之前的论断是错的,本人方向是药理学,确切的说是药物单体的具体作用和机制。要证明一个药物是不是真的有效,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指标使用多个研究方法来研究,有的时候这个指标显示有效,另一个却又无效也是很常见的,并不是做不出来,而且因为实验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这就需要重新做或者认真分析。
还有评论说产后抑郁是在刷存在,我以为在知乎里,产后抑郁这个由于生理心理等多因素导致的产后常见的心理疾病会被大家所熟知,没想到还在说是刷存在,也是瀑布汗。产后抑郁真的不是矫情,也不是作,而是真正的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了。想起那段有些灰暗的日子,更感谢我的父母公婆,还有我的先生对我的体谅和照顾,家人万岁!
还有小师妹师弟评论里问我说读研学生物的事儿,我自己本身也属于不太擅长动手做实验的人,但是好在文字整理数据处理这方面自己挺喜欢也挺擅长的,选择生物类也是阴差阳错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的走下去,拼尽全力,等到有一天回顾的时候,至少无怨无悔。
编辑这些文字的时候,恰好是情人节也是我和先生的恋爱纪念日,那就祝天下所有的做科研不做科研的,有情人的没情人的,都奔着自己幸福的方向一直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个人经验:实验做不出期待的结果时,固然苦恼,但是这往往是你发现新事物的前兆。

【哇:不小心已经200多个赞了,用爪机打的回答也得到了各位化学同学们的认同,看来大家都有过这种蒙蔽的心路历程,于是今天把答案弄的好看一点,错别字校正一下,以及集中回答评论里大家提到的问题。】
实验结果可预期固然好,说明理论正确。但是如果你操作完全没有问题,用的器材,药品也完全没有问题,就要大胆的相信自己实验的结果。
我读研时做老板给的课题,做了两年(本科一年,研究生一年),最后一年要毕业了,却没有任何值得写文章的东西。最后我鼓起勇气来跟老板说这个实验我做不出来。因为你期待的产物和过程控制起来的成本太高(副产物太多)无法优化,我要换课题。老板就眯着笑眼跟我说你要毕业了,如果做不出来就毕不了业了哦,你要做什么?
我说在做实验时有个副产物很意外,我想研究一下。然后老板说那你做吧。我发现的“意外”是我用烷基在空气的环境下(或氧气环境下),系统里总会出现一些疑似羟基的东西存在。后来做GCMS验证了确实是羟基。(说这些有点太细节了,后面尽量不说)
当时没有任何support,也很少有文献可参考,其实说“我想研究一下”我的底气是不足的,因为会得到什么结论,乃至能不能有结论,我都完全无法预料。因为是一个全新的体系,以往师兄们的分析体系都不能用了,所以我自己建了底物和目标产物的分析方法——是的,我一个学有机化学的自己捡起大学的分析的课本和GC的说明书,把自己关在色谱房一个星期自己建立了分析方法,r=0.9999,然后做实验,先从重复意外结果开始。
因为从9月份新学期开始,到硕士论文提交只剩下8个月了,去掉寒假只有7个月,就是28周时间,期间还要找工作,每一天都异常珍贵。当时和异地的女朋友也是若即若离(因为真的太远了,见面也太少,而且那时候打电话也是蛮贵的)。开始的时候意外的重现性很好这就说明不是意外——你没看错,当你用了所有的办法都无法排除意外时,那就说明这才是自然规律。
然后查到文献,看到Angewandte上连续两年有两篇影响因子8.0的文章(同一个作者),讲他的分子筛催化剂,然后作者推测了可能的机理,大概就是他合成了一种分子筛催化剂怎么怎么厉害,底物以及产物和我的类似。第二篇文章是验证可能的机理。因为没有他的催化剂,我也无法重现他的工作,而且重现别人的工作好像也没意义。于是就又进入了死胡同。
结果一个学期过去了,期待的转化率并没有出现,而另外一种副产物却异常的高。后来做GCMS还发现有个奇怪的副产物是二氧化碳,还有某羧基化合物。
“这不科学!!”这是完全意料之外的,开始我以为原料不纯,就纯化了原料直到长出美丽的晶体;然后怀疑气体不纯,就这通入氧气之前通入非常复杂的净化体系除去二氧化碳,除去水,验证确实除去了二氧化碳,然后除去其他杂质和水。然后小心翼翼的实验后发现这两个产物时有时无,二氧化碳是一定有的。这时候一个大胆的想法跳出脑子里:如果二氧化碳是一定存在的,那么它就不是意外,而是这套反应中必然的一个过程!
于是我盯着二氧化碳和另一个羧基化合物的分子式看了一下午,等到傍晚马上就要去例会上过堂时,我临时修改了自己的PPT和汇报材料,勾勒出了一个新的反应历程:一个二氧化碳中我的体系中被变成了羧基,然后又脱羰变成羟基的一个新历程。
因为我想,在氧化环境中,少量烷基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碳是完全有可能的,然后二氧化碳又参与到了接下来的反应里,脱出来的羰基又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这样,看似是氧气氧化了底物,实际上,是二氧化碳氧化的底物,氧气又氧化了一氧化碳生产新的二氧化碳。
这个想法很突然而且大胆,因为那两篇Angewandte根本只字未提二氧化碳,按照作者的说法,是他自己合成的分子筛起到了作用,还给出了很有说服力的机理图。所幸的是那天晚上我在PPT最后一页提出了我的机制之后老板眼前一亮,他认同我的猜想,鼓励我继续做下去并拿这个当做毕业论文——当时才2月刚刚过完,湖南的春天乍暖还寒时候,同学们还在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自己三四年的课题找亮点,我的实验突然进入了快要结果的时期。
我是这么想的:既然我的原料和操作都没有问题,那么就一定是理论有问题!!所以文献一定是错的,哪怕你是Angewandte!!
所以我就自制二氧化碳的方式来验证(后来发现压力不够,就又买了一个钢瓶,三层楼没特么电梯,我叫了个好朋友俩人搬上去的),果然目标产物100%会出现!
而那个奇怪的羧基中间体也偶尔会出现(因为不稳定,会变成目标产物),当时我还在犹豫过这个中间体究竟是我的反应中生成的还是中色谱的汽化室里生成的。后来不记得是不是做了液相色谱,,,反正最后导出来的理论是酸是必须的。说到酸,接下来就讲讲另一个新世界的大门:离子液体。
经过了这些实验之后,发现之前加的催化剂不是没用,而是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碳后更有用了。当时又一个奇怪的想法涌入我心头,因为我的原始催化剂是便宜的有机碱,而二氧化碳是酸,中间体也是酸,这俩货不会发生反应吧?然后就做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实验,发现酸碱1:1的时候产率最高。
酸碱1:1不会刚好反应吧?这特么不就是离子液体了吗?然后就去找了个关系好的电化学实验室,测试了不同酸碱结合的电势窗口(对,离子液体,电化学,这些东西我开始想都没想过会和我有关系,都是后来自己翻文献看综述了解的)。然后发现活泼的有机酸和活泼的有机碱在一块时效果最好。但是还是有问题,产率不理想。然后就又想起二氧化碳来,不会是因为离子液体那么稳定然后就氧化不成二氧化碳了吧?然后又开始在离子液体里压进去二氧化碳,发现电势窗口最大的配比里产率最高。
【其实当时还有好多问题,但是没有让人走到绝境,所以就没当回事儿,但是现在想想也挺不容易的:譬如GCMS都高纯氢气突然用完了要停机就要停好多天实验,我从GC房搬了一瓶18块钱的氢气钢瓶然后用了一个自制的活化的分子筛过滤器挽救了整个实验室,效果和高纯氢一样一样的;还有活泼的有机酸会腐蚀不锈钢反应釜,我又找到反应釜的设计图,然后给反应釜设计了聚四氟乙烯内衬和垫片,然后自己买了钢材和特富龙,去找车床师傅给我车出来(哈哈其实我自己也会车,实在毕业要紧而且没有自己的车床啊);还有因为后期需要大量反应数据,然后发现我半年前建的GC定量方法时间太长了(28分钟),于是自己又花了两天时间调整方法让定量方法缩短到15min,目标产物3-5min出来后面是洗柱子;期间分析实验室的本科同学们都听说我会色谱建方法,然后每周接待2批的频率把大学的同班同学都教会了色谱的使用——他们都是做生物传感器、量子点和化学计量学的,虽然是学分析的但是不会用色谱。。。我还教出来两个SFDA的公务员和一个大学分析化学讲师T_T】
终于,一个很赞的反应里程完整的勾勒了出来,我一直以为催化剂加氧气起到了作用,文献里也这么说的,万万没想到起作用的是被氧气氧化了的少部分催化剂的二氧化碳。而离子液体又是二氧化碳和底物的完美溶剂,当时想清楚这一切心里豁然开朗。
当时这种感觉特别通透,以至于硕士论文答辩时也是行云流水,全场专家团对我的研究问的唯一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读博(确实是在一个学校待太久太久了,本硕到第五年时已经萌生退意了)。
回想这条不算很长但是历程丰富的科研之路,虽然没有牛顿发现苹果为什么落地那么伟大,但是这是属于我自己的科学发现,不管权威杂志和专家怎么说,也冒着极大的风险放弃导师指定的课题,从一个我自己真正发现的意外开始,复现意外、查找资料、分析原因、提出多种可能性、反复验证并发现新的意外、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如果是因为没有出现我想要的结果而裹足不前的话,后面的一切就都不会发生。我们分析化学的老师上课时说了一句话我记忆犹新,她说: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理论,你会发现一种理论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只要它在某些领域内可以被反复验证并预言新的现象,就是好用的理论。
科学发现就是用来被推翻的,因为总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等着我们发现。经过了这一系列思考和验证的过程,你会发现自己看待物质世界的目光都变得不一样了,同时还具备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如果你的结果出不来,也许是操作的问题,也可能是物料的问题,但是只要有异常,在排除完误差之后,就要开始怀疑是不是理论错了。
这个时候可能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理论就在面前,像一个披着红盖头的害羞姑娘一样等着你掀开她的面纱•ᴗ•
--------------
后记:
因为看到很多网友评论、点赞,确实激励了我,也让我重新review了自己短暂而璀璨的科研经历。
统一回答大家几个问题,希望对后来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问题一:做这些工作我总共花了多少时间?
从改课题到开始撰写论文,总共过了7个月。07年9月份开始重建分析方法的,08年2月底(嗯,就是长沙冰灾刚刚结束的时候我就回学校了)开始关注二氧化碳存在,集中做了一个多月的数据完善验证,开始动笔写论文,从开始建题到数据弄完,不超过9个月吧,中间经历一个湖南冰灾。论文很快写好了,后来就是改格式、填充字数、补充数据之类的。我是本硕连读班,大三修完所有本科的课程和学分,大四开始填鸭式的休研究生课程并进实验室做老板给我的课题,研一的暑假觉得真心做不下去,然后就放弃了,研二一开学重建方法,开始自己的课题。
有人问这些工作看起来好像很多,为什么会这么快?这里回答一下:首先我们实验室自己有很多GC、GCMS、LC、LCMS、核磁、红外、紫外可见、元素分析……等等各种仪器,而且不用预约随便进出,自己买根针就行了,所以我才能自己在色谱房自学仪器然后自己建方法。其次是自从发现了二氧化碳的存在并很快验证了它的作用,然后后面的事情非常快,因为都是常规仪器和试剂可以搞定的事,而且发现二氧化碳之后,有个学弟就开始跟我做实验了,平时他做数据,我在寝室睡觉和为分手伤心。
问题二:发文章了吗?
没有。第一是当时学位论文完成时已经五月份多了,没精力写文章(其实还是写了一个的,但是重点都没怎么写,老板说与其发个4.0的水文不如不发);第二是老板觉得这个研究有价值,值得后续继续研究,所以就把学位论文设置了保密十年。2018年7月份解密,也就是明年了。
我毕业后我的课题没有人接着研究,所以最后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想想其实研究“有科学或生产价值”还想去甚远。权当科学训练了吧。
问题三: 其实还是关于文章的问题
很多同学说我是不是被老板套路了。其实算是我把老板套路了。导师对我很好,也一直想留下我读博,但是当时刚刚和女朋友分手,我关系最好的同学们也都毕业两年了,实在无心恋战。就出来闯荡了,找工作时老板还帮我推荐来着。非常感恩导师的指导、关心和爱护。
我认为科研就是科研,文章不是目的,目的是你发现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设想,改进了新工艺。科学是一套教你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而文章什么的都是因为你想在一个官僚体系的科研环境中继续官僚的束缚。抱着一个年轻人应有的好奇心,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
问题四:有人关心我现在在干什么。
我毕业后去了上海睿智(我们实验室大都去了上海睿智),我去了GSK的一个组。因为我是做催化研究的,其实合成不是很擅长,但是在那里工作也很开心,很快学会了过柱子、点板之类的。组长给我的课题上手也很快,我改良了一个重要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把文献报道最高产率70%的一个中间物,按照我的工艺做可以提高到100%,并且可以无限放大。当时在冉冉升起的张江高科感觉在追逐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每天晚上加班到10点多,周末加班(都是自愿的,因为觉得很充实,成长很有乐趣)回去在上海吹着夏日的晚风住在张江的高层里非常惬意。
不过即便中间体工艺改进的非常成功,但是后来工作第三个月组长给我的几个目标产物都没有合成成功。我觉得原料有问题,但是有些人不这么认为,后来觉得挺没意思的,而且感觉国内的科研环境也实在太差,干到第三个月,也不想自己十年后还在和组长他们一样在实验室过柱子,加上确实和某些sb高层关系也不是很愉快,就退出化学行业里,出来后也拒了药明的猎头。然后到北京被08年奥运期间到北京氛围感染到,就开始做公关、市场营销策划之类的工作。后来履历很丰富,最近一次是在中青旅,现在在国内一家冉冉升起的网络安全教育平台i春秋做市场部。
很多人说学了那么久化学可惜了,我的回答和上面一个问题是一样的:这是一种思维的磨练,是一种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工具。但是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有很多维度,你穷其一生,只能尽可能领略它的丰富多彩,却永远无法窥见它的全部内涵。
所以,乔布斯怎么说来着:stay foolish,stay hungry.
enjoy it.
====第二轮分割线,上面是常见问题=====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小诗,是我在长沙岳麓山下读书其间,郁郁不得志,用很多诗词、楹联的名句拼凑而成用以自勉。从07年9月份开始挂在我的实验室橱柜上,与诸君共勉(后来被很多网站转载过):
排云驭气奔如电,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入lab深似海,
青丝皓首几人还?
夏日清风冬日日,
前山明月后山山。
知多世事胸襟阔,
阅尽人情眼界宽。
无情岁月增中减,
有味诗书苦后甜。
水惟山下方成海,
山不矜高自极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