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采购量就越大,议价能力也会越强,因此,集中采购对于大型集团企业来说,是天然的需求。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采购项目都适合集中管控。
比如,当企业在不同地区或业务部门有特殊需求时,在采购管理的时候,就没办法做到严格意义上的集中采购,这个时候选择权力下放,让分公司的同事在当地选择性价比高、质量好、价格佳的供应商解决问题,会是更好的选择。
那么,集中采购集中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情况适用?如何快速构建集中采购体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01 集中采购,集中的是什么?
所谓集中采购,指的是由企业统一整合各个业务部门、分公司对于同类或类似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将有限的、分散的采购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增加采购量,提高议价能力,然后利用「大市场」资源,来吸引供应商参与竞争,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比较常见的集中采购做法有4种:
集中定价、分开采购;
集中订货、分开收货付款;
集中订货、分开收货、集中付款;
集中采购后调拨等运作模式。 支出宝团队认为,集中采购的“集中”体现在3个维度:需求、供应商、组织,三者相辅相成。比如只有集中了需求,组织才可以安排更好的集中供应;集中了组织,则可以对需求和供应集中管控。
在集中和分散的问题上,双方博弈的焦点往往集中在供应商的选择权上,却忽视了真正的问题:供应商的管理。
如果只有选择,没有管理,后续绩效管理跟不上,不管是集中还是分散,都不会长久。
简单来说,企业的管理能力越强,成本压力越大,就越可能集中采购;相反,企业管理能力越弱,对速度要求越高,就越可能分散采购。
02 集中采购的优缺点分析
集采是企业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或者目标,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集团型企业。
但并不是说,集中采购一定是最好的。驱动企业家们选择集采的核心要素是采购总成本是否达到最优,而不是为了“集采”而集采。
比如,集团采购签了某品类的合同,但分公司在实施上,物流成本、实施成本、售后服务成本都有可能会增加,这些都属于“成本”,只有把所有因素加在一起,才能衡量出当前的集采方案是否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集中采购的优点:
①整合需求,增加采购数量,从而提高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较易获得价格折扣与良好服务。
②只有一个采购部门,因此采购方针与策略规范,比较容易统一实施。
③采购职能相对集中,减少人力浪费;便于采购人才培养与训练;推行分工专业性,使采购作业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④建立各部门共同物料的标准规格,可以简化种类,互通有无,亦可节省检验工作。
⑤可以统筹规划供需数量,避免各自为政,产生过多的存货,各部门过剩物料,亦可相互转用。 集中采购的不足:
①采购流程长,延长时效,零星、地域性及紧急采购状况难以适应。
②环境适应能力较弱,在实施集中采购预算的控制过程中,采购费用的市场变动性不易掌握,预算费用就不可靠。
③容易受外来因素干扰,比如客户方、公司上级领导等推荐。
④对市场的反应不灵敏,集中采购是需求产生之后,才对大量采购需求进行满足,并不是主动地去预估需求。 面对市场的波动,为了防止采购产品积压,也不会去进行贸然采购,所以往往无法充分把握市场的降价需求。
如何扬长避短?
如同所有的管理方法一样,集中采购有优点也有缺点,至于如何选择,无非是看适合与不适合。
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哪些该集中,哪些该分散,这要取决于公司的管控模式和实际业务需求。
这些物料类型更适合【集中采购】
①所购物品容易标准化;
②采购量大,总成本降低,交期也更有保证;
③不会因物资短缺内部竞争导致价格上涨;
④有利于采购专业化分工与专业技能提升;
⑤采购管理简单化;
⑥有利于对采购活动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⑦推动供应商的有效管理; 集中采购部分要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加强跨部门协同、着重资源共享与整合;分散采购部分要加强监管与采购业务过程透明化。
同时,企业需要格外注意采购角色的定义、决策权的划分,以及协调机制的梳理等等。
03 如何构建集中采购体系?
现在很多集团化公司都在积极建设【集采体系】,但是各家的效果参差不齐。
其核心在于是否真正理解集采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是否对采购数据进行采购支出分析,确定哪些适合集采,哪些适合独立采购,并且他们之间的界限是否清晰,这些都决定了集采的成败。
为了凸显集中采购优势,减少缺点造成的影响,我们对集团性质的企业实施的集中采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统一采购管理制度:
因为子公司较多,就会存在采购管理上的差异。
作为集采不仅仅是业务集中以量换价,同时,还要担负起统一的采购管理制度,让子公司的采购管理水平处于相当的状态,同步提升各个子公司的管理能力,规避采购的风险。
2、采购管理:
统一物料命名规则:确定哪些品类适合集采的前提是,采购物料编码语言、物料描述规则是否一致;
如同不同地区方言差距明显,但我们有统一的文字一样,物料编码和描述规则可以让我们的交流通畅无阻碍。
因此,采购业务的集采前提,就是各个子公司购买的品类都有统一的命名规则,让我们来判断具备统一采购的条件,我们就可以通过集采以量换价。
集采品类确定:当命名统一后,那就是集采品类的确定,这个过程,也就是根据各个子公司的历史采购数据,进行采购支出分析,确定具备集采条件的品类,选择的依据,就是技术标准统一、采购具备规模、地域影响较小。
集采供应商选择:进行供应市场分析、从供应商的地域差异、供应商的管理能力、供应市场的复杂程度,来进行甄选按照供应商选择与开发的条件,选择适合的供应商成为集采供应商,这里面就要包含很多因素,诸如研发能力、生产产能、交付可靠性、质量控制能力、财务状况等。
集采商务合同签订:确定完供应商后,就要开始执行采购定价,可以根据物料的社会通用化程度采用不同的订单价模式,然后统一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明确合作方式商务条款定价方式。
3、交付管理:
当我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后,就要面对【采购订单下达】这个具体执行的动作。
因为各个子公司的生产组织模式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采购订单下达方式,生产模式决定订单下达模式(ETO\MTO\ATO\MTS),一般建议采用各个子公司分别下达采购计划,就是计划层面各自负责,这种模式在目前国内快消品行业比较通用。即统一供应商的准入、统一定价,采购执行各自负责,以规避计划匹配度问题。
04 数智采购如何帮助企业实现集中化?
数智采购系统可以为集团和分/子公司间提供集中寻源、签订集采合同、分配合同采购配额等在线协同采购的功能,为采购方集团内部企业,以及供需双方之间实现快速连接,高效协同、动态追踪、智能决策。
通过数智采购系统,企业可以在资源分配、规则配置、需求管控、集中寻源、合同执行、订单管理、财务对账、供应商管理等多个采购环节,实现线上协同,信息同步,并保证双方之间的物料、采购品类、计量单位等数据的一致性,让集采业务流程简单有效。
更多沧渊SRM系统细节,欢迎点击这里,立即申请试用全链条采购协同管理数智平台——支出宝;

总的来说,借助数智采购系统实现集中采购,可以扩大议价空间,提高采购效率,实现采购流程的自动化和数据的实时监控,强有效地优化企业的采购决策和供应链管理,加强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集中采购的实施可能会受到组织规模、行业特点、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组织都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的集中采购战略,并持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变化的需求和市场条件。
最后,企业采购学问浩如烟海,支出宝将持续关注企业数智采购支出管理需求,持续创新,通过将强大的技术和团队采购经验实践结合封装,形成可实践、可落地的管理模板和工具,为企业提供更专业化的Know-how方案,赋能企业采购管理,帮助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建立优势壁垒,持续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