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20|回复: 5

[分享] 尿蛋白一直降不下来,对肾脏有什么危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3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很多肾病患者自身常存在的一些慢性病。
“三高”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是血液流通异常,从而导致全身包括肾脏内血液供给不足,出现肾脏细胞损害,肾功能下降。
有些肾病患者对“三高”的监测不到位,只注重蛋白尿、肌酐等一些指标,从而忽视高血压等指标对肾功能的影响,导致蛋白尿越来越重。
对于本身存在“三高”的患者,在查出慢性肾病后仍需坚持服用相应药物。
不存在“三高”的肾病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变化会导致肾性高血压等,也需要及时用药治疗,这对稳定肾功能、消除蛋白尿更有利。

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坚持低盐饮食,尤其对本身同时存在蛋白尿、“三高”的患者。
一方面本身摄入太多钠盐,会加重身体水钠滞留的情况,对肾小球通透性的保护不利;
另一方面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不利于蛋白尿稳定,而且摄入太多盐还会影响部分降蛋白药物药效的发挥。
低盐饮食要求每人每天摄入盐低于5g(一啤酒瓶盖左右), 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每人每天要减半,摄入量不超过3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大量蛋白尿的危害                                 

1、 慢性肾功能损害:大量蛋白尿使肾小球高滤过,造成肾脏损害,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的病变。
2、血栓、栓塞:大量蛋白尿使血液浓缩及凝血系统异常等原因,造成高凝状态,加之血脂增高,则十分容易出现血栓、栓塞。如肺栓塞、肾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脑血栓等。
3、感染:与蛋白质丢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等有关。常见感染部位为肺脏、泌尿道、皮肤等部位。
4.急性肾功能衰竭:因肾血流量的减少引起轻度肾功能衰竭,少数病理类型则可出现严重肾功能损害,即使经过及时的治疗也难以使肾功能恢复正常。
5 、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因内分泌结合蛋白不足可诱发内分泌紊乱,如低T3 综合征等。
6 、药物疗效的下降:因药物结合蛋白的减少,使口服或静脉输入的药物的疗效受到较大的影响,如常见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激素抵抗、感染难以控制等。
所以,长期大量蛋白尿影响十分恶劣,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应及时救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尿蛋白的主要病因是肾脏疾病造成,长期尿蛋白对人身体有巨大伤害,而且严重的时候可能还会威胁到生命!
第一、尿蛋白最主要的就是排出了我们体内所需的蛋白质,这使我们体内的蛋白质缺失,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很容易引起低蛋白血症,造成身体的营养不良,进而对我们身体的生长和正常的新陈代谢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第二、丢失的蛋白质中可能有免疫球蛋白,而该蛋白丢失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力下降,肾病患者在此期间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加重病情,而且还可能会因为受其他细菌病毒的感染而患上其他的并发症。
第三、因为进入肾小管的蛋白质增多,随之溶酶体活性增强,溶酶体会进入到肾小管细胞中,引起细胞损伤,尿蛋白还会造成肾小管细胞缺氧,损害小管细胞,这些对于肾病患者来说都是很大的危害,没有及时治疗痊愈,随之恶化的话,会加重肾脏疾病患者的病情,最后可能会引发尿毒症
因此建议及时治疗哦,及早明确是因为哪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疾病。
并且建议持续监控尿蛋白的情况,以及尿液的其他指标,如:白细胞、微量白蛋白等。除了医院,家里使用马桶的话,建议配置智能尿检马桶盖,上个厕所就能完成尿常规检测,手机即可查看尿检报告,方便快捷、成本低。14项指标,不仅能反映尿蛋白,对慢性肾炎、肝脏、泌尿系统疾病都能够早期提示。非常适合居家健康管理。



德方尿博士-智能尿检马桶盖



德方尿博士-智能尿检马桶盖

如果有肾病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哦,因为多数肾脏疾病都是不可逆的,并且早期很不容易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对肾脏健康不利
  蛋白尿的发生不仅仅导致人体内大量蛋白营养流失,还可能对患者的肾小球以及肾小管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引发肾脏纤维化等问题。
二、有引发尿毒症的风险
  相关研究已经证实,蛋白尿这种情况如果长期持续,可能成为引发尿毒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蛋白尿最大的一种危害就是慢慢毒蚀患者的肾脏,进而引发尿毒症。
  三、导致患者身体浮肿,体质下降
  蛋白尿的情况若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身体就可能浮肿难消,而且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会慢慢下降。
  出现蛋白尿的状况之后,大家不要再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了。有一种可能引发蛋白尿的原因,便是患者日常食用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很多医学专家都认为,高蛋白的饮食可能会使人体肾血流量以及肾小球的滤过率有所增高,使得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刻处于一种高压状态,与此同时,如果人体摄入比较大量的蛋白质也会使得蛋白尿有所增加,可以大大加速人体内的肾小球的硬化
  蛋白尿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伤害性也比较大,大家对于此症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及时治疗调理方为上策。除此之外,蛋白尿患者平时不可以多吃的食物主要是辣椒、芥末和油腻的肉食,同时还要少饮用白酒和啤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1. 尿蛋白已经降到了0.5g以下
即使没有完全正常(0.15g以下),进展风险也不大,90%以上不会导致肾衰。这部分患者不需要用很多或很强力的药物,用温和的中医药进行调理即可,同时注意保持血压平稳。
2. 尿蛋白处于0.5-1.0g之间说明治疗效果仍有不足。
处于这个区间的患者,肾脏细胞会受炎症和尿蛋白的影响,慢慢地逐步坏死,进展速度通常不快。
如果该患者的肾单位存量比较多,比如有完整的200万个,肾穿的20来个肾小球都没有硬化,那么肾单位跌破80万、出现肾衰,往往在20年之后;
但如果该患者的肾单位存量只是刚好够用,只剩百、八十万了,肾穿发现肾小球硬化近半了,那么肾单位跌破80万、出现肾衰,要更早些。
3. 尿蛋白处于1.0-3.5g之间说明治疗效果明显不足。
尿蛋白超过1g,提示肾小球的炎症较重。越来越多的肾小球硬化,也会累及肾小管,可能几年或十几年后,肾小球和肾小管伤亡过半,肾脏就会萎缩、衰竭。
蛋白尿降至中等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但不一定要用副作用较大的免疫治疗,许多朋友是管控过程还存在不足:是不是有肝脏、胃肠道问题没诊断出来?是不是RAS阻滞剂的剂量不够?是不是用中医药还有改善空间?是不是有隐性的感染?是不是钠盐吃得太多?常规的诊断、治疗以及生活习惯做到位了,而尿蛋白仍高于1g,再根据病理结果看看是否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猛药加强治疗。
另外,如果是膜性肾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阳性),1/3的患者可在2-4年内自愈,此时仍要按捺住上免疫药的冲动。
4.尿蛋白仍高于3.5g很少有病人在初始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仍高于3.5g。
此类情况病情很重,肾单位损失速度很快,有的患者发病时就伴有肾衰。若得不到进一步缓解,慢则数年、快则数月,即可进展至尿毒症。
这部分患者往往已经接受过了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体内的免疫复合物非常多,炎症剧烈,可能需要生物靶向药、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治疗。
总之,发病时的尿蛋白水平,虽然对肾脏的发展和结局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治疗后的尿蛋白水平——这是肾病进展的油门,必须要刹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