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84|回复: 5

[分享] 大家如何看待中国式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31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1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崩坏,一个大型PUA现场,身处其中的人无不病态。中学极致功利内卷,大学一下不知道该干什么,完全水和无意义。
中学时代学习是唯一的任务,其他一切都是不务正业。中学生的作息时间、一举一动都被严格管制,这让学生没有最基本的自由。
中学时代进行许多反人性、毫无意义的措施,如早起跑操、站起来举着书早读、还有尽可能压缩午餐时间让学生快速吃饭,与其说磨炼意志,不如说是加深苦难教育的PUA。
应试教育的目的根本不是让学生学习知识,而是功利性地服从训练。
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除学习之外的能力、认知、价值观的全面缺失。
中学阶段高考的目标过于单一、具体,牢固,进入大学后学生就根本不知道如何设立自己的目标,完全找不到方向。
中学时代将高考宣扬为一种一劳永逸的人生终点一样的东西,学生一直被告知“高考完了就好了”“上大学就轻松了”,就好像高考考好了,一切便都功德圆满万事大吉。
同时,大学被宣扬为一种可以随便放松享乐的地方,这就导致大学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种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中的乐园。学生沉浸在压榨过后的一劳永逸中,怎会不躺平。
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进入大学后学生学习仍是以应付考试、完成任务为主,不会主动学习,对知识本身更是没有兴趣,
终身学习本是人应有的习惯,应试教育却使得知识变成了任务和负担。那种折磨让人不厌学就不错了,由此学生对于知识就不可能有兴趣和探索欲。
以上种种是现如今本科教育完全崩溃的重要原因。大学的教学极水,完全是形式,教学质量下降,不学习是常态。在大学里,空虚,迷茫,孤独,无聊也是常态,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学生会被灌输“高考是唯一的出路”“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这类思想;
会被植入中学的努力程度和高考的结果,与未来人生的成功直接挂钩的观念。人们普遍认为学历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成功
然而现在,阶层固化,社会上全凭关系背景,富人世世代代纸醉金迷,底层人无论怎样都无法翻身;
同时当今发展红利消耗殆尽,学历变得一文不值,青年失业率如此之高,需要被迫脱下的孔乙己的长衫。经济衰退,内卷严重,名校毕业的学生也很没有前途。
还有高考根本就不公平,教育资源极其悬殊。无数挣扎的做题家即使努力了,也远不如教育资源丰富地区从小轻松快乐、生活多姿多彩的学生。
你以为是学历让你实现了阶层流动,并不是。而是有更多需要你知识的岗位的诞生,是蛋糕不断做大和资源不断丰富,否则你就算读到博士也是失业。
我们这代人的父母,或多或少是见过通过高考实现阶层流动,所以他们相信子女也能如此,但可悲的是,社会变化太快了。
应试教育更是使得学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科举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认为学历是唯一的希望、高考没有好结果人生就完了。同时不断追求考研、考公,不断渴望上岸却一辈子泡在水里。
中学的种种教育方式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为了适应当今的高考制度,并在这一制度下进行竞争,发挥到了极致。学校为了升学率进行洗脑,学生和家长也无法摆脱科举应试观念的规训。
高考生不应把高考视为人生唯一的希望,不是考不好人生就完了,考好了也不会一劳永逸。同时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学习主要是为了探索知识、提升自己,不要那么在意成绩,而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1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奉献、吃苦、先苦后甜、集体大于一切等重集体轻个人,重奉献轻享受,要求听话老实的思想,是中式教育体系中的精神内核或者说指导思想。
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体系也是为该指导思想服务的。
指导思想+教育体系=中国式教育(规训)体系
学生是中国社会中最低级也是最没有发言权的群体之一。而我国教育体系和学生们,都是被中国顶层设计好了的,是为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以及廉价劳动力体系服务的,社会需要没有攻击性和反抗意识、能吃苦、没有多少个性的廉价劳动力。
整个模式如下:家长-学生→接受中式思想及参与学校教育(中式教育体系)→绝大部分成为老实无害的廉价劳动力,少部分经此体系“成功”后成为维护体系的一环→社会稳定,廉价劳动力充足→国力提升→循环
中式教育从小到大,从你的家长到你,都被强调过庸才、天才,普通人、有能力的人的概念,强调吃苦的必要性,吃苦光荣,吃苦当上人上人,过好日子。都被训练过听话,服从,从众,不惹事。缺少真正对人的教育理念。所以家庭中缺乏父母对子女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缺乏独立人之间的沟通。
父母把子女当做自己的所有物而不是独立的人,因为他们就是受到这种教育,现在他们将其灌输给子女。日常做到尊重和爱子女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只要清楚这个理念就能做到的,遗憾的中国教育不提倡这个,所以很多家庭子女和父母的关系非常诡异,我到现在根本就没见到过真正几个家庭和睦,彼此是能当做独立人那样相处的。
绝大部分人,尤其是小城市,县城和乡镇的孩子,从小被灌输要学习的理念,结果家长和学校压根没有真正系统性教育的本事和环境,口中所谓学习和教育,就是把你弄到学校,天天给你说上课要听讲,考试要考高分,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做人上人而不是进厂打工,一整个pua
因为你是学生,不能谈恋爱不能爱玩,吃苦也是应该的,少打扮花里胡哨,要多吃苦,吃苦了好日子在后头,一年一年的pua你
学校的真正意义,是更好的落实中式教育思想的,打磨后,将学生一步步传输向社会体系中。
这里重点说高中,高中早六晚十,一个月放假天数不大于四天,五六十、六七十人一个教室,没有拉屎自由,吃饭得掐点。如果住宿,寝室下至四人上至十六人乃至几十人大通铺,没有洗澡洗头自由。
总之高中大概率近视加胃病加精神病加痔疮,没谈过恋爱加内向加情商低,但是你是学生,所以要吃苦。总之要求一堆,最后面对现实一看当地本科率、一本率沉默了,大部分人都是上个大专,家长还骂两句你不好好学习,都是个人不努力罢。大概率是进厂进工地或当服务员当客服当普通文员,一个月三四千还累死,能较轻松稳定拿五六千都是佼佼者,如果拿六千以上那打败了绝大多数人了。
即便是大城市,仍然可参考上文描述,因为整个大环境就这样。但是大城市因为经济发达,物质条件会好些,师资会好些,有见识的人比小地方多些,在部分环节不会严格执行中式pua思想,有了丝人性化,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做到取消初高中晚自习。总之比小城市好一点的
你说我家有房子或有点钱,我躺平不行吗,我不趟这趟浑水。很遗憾,你的家长大概率也是被洗脑了几十年的,不会让你躺平或者让你按自己想法来。上学上的受不了了,抑郁了,想自杀了,说服父母不去上学都是件困难的事。除开学校部分,还热衷让你有一份稳定工作,然后宁愿累死累活拼尽家财也把你搞得结婚生子,让你累死累活月月还房贷,他们还都觉得人生当如此。如果躺平是可以被上下轻易接受的,那躺平思想就不至于争议不断,甚至还上热搜呢。
另外有一种人叫精神小伙,为主流舆论所厌恶和批判,但他们是中式奴隶教育的反抗者。是这种机械且简单粗暴无脑的高压教育,在某些缺乏资源地区执行时必然会出现的。本质是既缺少真正的教育来管教,又缺少较严格执行的中国式教育。传统上的精神小伙,鬼火少年等,基本是小城市或偏远地区的,家长不在身边没人管。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批判他们的部分人正是中式教育中的其他学生,他们怎么批判呢?-“进厂就老实了” 。
部分学生,他们自身受了苦,于是见不得别人舒服和放纵,而如果别人舒服了还能找个好工作,那他们想死的心都有,这种扭曲的精神也是中式教育摧残下的结果。
学生任何的表达自我、享受、恋爱等情况都可能被人骂不思进取、叛逆、不听话、精神小伙、进厂、烂裤裆等。批判者还往往是家长和老师。我亲眼所见老师骂喜欢打扮的女生是卖的,爱玩的男生是当苦力的进厂的。
但要我说,这么sb的教育体系,每天跳楼的都一堆,反抗、违纪又怎么了呢?老子当时就是违纪少了,太压抑了,最后精神和身体出了问题,走了不少弯路。放眼全国看看,又有多少个我,又有多少个人走了弯路,又有多少人身体精神出问题,甚至跳楼上吊自杀了的?
我之前和一个亲戚家的晚辈聊天,他说他经常想死,觉得未来一片黑暗,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回去十点半多了,洗澡睡觉基本在十二点后,天天六个小时都睡不到,一个月放四天假,他们当地现在每年都有跳楼的学生,但是根本没有热度也不上新闻。
学生任何的反抗甚至只是讲出自己的痛苦都要被社会主流舆论、老师,甚至是他们家长呵斥与批判,几乎没有任何反馈和发声的渠道,发了声也没用,背后的黑暗与痛苦没有任何热度,只能算小圈子自娱自乐。而安慰者大概率也只是说“没办法都是这样的”,然后也无法做出任何改变。
在中国,只有极少数的家长会真心的心疼孩子,会给孩子足够的隐私,足够的尊重和爱,会想尽办法逃离这个怪圈。
中式奴隶教育的罪恶十天十夜都说不完,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学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被这个体系的受害者,除了身心摧残,被逼迫自尽者不计其数
我们受到整个中式教育体系规训的人民,都是不太擅长主动争取的,(当然也没有多少渠道和权利),老爷们也不提倡这种行为。所以只望老爷们还能记得初心,但愿自己监督自己大获成功,在成为没有任何威胁的第一等强国后,从上往下改革,让我们不在那么需要吃苦,也改掉这种培养现代奴隶的体系
-----
最近看知乎上教育的问题,发现有些支持我们这种教育的人,常讲一种话:
第一是“难道像国外那种高中大学了还不会一些常识或简单问题就好了吗”
第二是“要不是你口中的这种教育,多少现在的大学生、现在做xx工作的人会进厂、送外卖。
第三是“就是你口中的这种教育,我们国家才发展的这么好”
第四是“国外有点钱或者见识的家庭也是很卷,甚至比我们还卷”
第五是“在网上怨天尤人、乱骂一通这样不好,请你按流程上报有关部门,铛中央”
首先明确一点,提出问题是想改善,比如我们取消取消晚自习增加双休等等。中国式教育优劣,作用等已在上文说出,此处不再表述。所以部分人说这种话反驳,已经表明他们的立场:抛开问题不谈,即便有问题,但我就是不改,你的问题我无视,你的诉求我不听,我懂你的意思但是我拒绝正面回答。简单说,就是一种“我死不改,你不许骂,骂也没用的”经典大家长式粗暴作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1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有个移民二代,是个女生,把自己父母刀了。
案件调查过程中,讲到了,这个女生从小在加拿大长大,喜欢动力学,但她父母坚持让她学医学,好找工作。
听到这里,加拿大的法务专家也好,心理专家也好,都懵逼了,理解不了这句话啥意思。
于是找了他们父母的朋友,问啥意思,
他们父母的朋友说《啊,他们东亚人都那样》。

分割线~~~~~~~~~~~~~~~~~~
本人完全不同意那对加拿大移民的朋友对东亚的看法,
就算东亚这样,中国人也肯定不这样。纯粹是加拿大人闲得无聊,意林看多了,对东亚充满歧视。
中国父母根本不鸡娃,
中国学生快乐的很。
我本人也很爱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1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的中国式教育,是普鲁士教育模式与苏式文理分科的混合体,辅之以儒家科举入仕的价值观。其优点是可以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掌握一定知识文化且服从性强、忍耐度高的工具人,缺点是从孩童时期摧毁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让人对学习产生本能的反感。
首先来看普鲁士教育模式:普鲁士的教育模式最初源于普鲁士国王发现精兵制的优势,试图将全体德国人民训练成精兵,于是广泛开设学校,在每个课堂上都配一名退役军人手持棍棒监督学生,强迫每一个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直到爱因斯坦上学的时代,德国依然是老师对学生有威严的国家。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义务教育,普鲁士通过这种全民义务教育在短期内崛起,成为战无不胜的国家。后发国家就纷纷效仿这种全民义务教育,尽管时过境迁,教育模式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教育工厂的模式依旧延续,只是曾经持棍棒站在课堂上的军官换成了人脸识别监控摄像机,军事课改成了科学课。
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的问题,将一切学习任务服务于国家目的和意志,毫无个人个性化需求,学习内容由国家制定,毕业后工作由国家分配,成绩优异的成为国家精英。国家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你就得学什么,与你的个人兴趣无关。你之所以要学习“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是因为国家要实现科技崛起,所以鞭策每一个人都得成为工程师科技人才。但如果是60年前的备战时代,你就要背诵“步枪打飞机的瞄准提前量手册”“单人掩体的挖掘方法”。
比如国内英语学科的地位在过去40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外开放之初,由于对外交往的需要,曾经的英语学科非常热门,在高考中的权重很高,高等院校将英语四六级成绩与毕业挂钩。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文化自信成为当前宣传领域首要任务,英语学科的权重在悄然下降,讲好中国故事成为首要课题。
接着看苏式的文理分科模式:1952年6月—9月,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为了加快国家工业化进程,我们仿照苏联的教育模式,改变原国民政府参照欧美发达国家设立的高校院系,裁撤大量人文社科类专业,仅保留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人文社科专业,重点发展理工科学科为工业化提供技术人才。今天我们看到的40后50后们鲜有文科毕业生,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不从宏观战略考虑,仅仅从个人生活品质出发,很多高校传授的理工科知识确实在日常生活中是用不上的,因为它们本就只服务于工业体制。一般而言,我们个人的生活是靠多种多样的商品和交易来直接提供的,距离工业制造还隔了很多层次。汽车专业的博士并不能给自己制造一辆汽车,就算他会修理汽车也会因为手中没有可替换零件和工具,从而选择去4s店请人维修。你不懂建筑学但可以购房居住,你不懂鱼的养殖但可以买鱼烹饪。
这种重理工轻人文的教育是有问题的,因为人生三门最重要的课是:(1)怎样赚钱谋生(如何认识并运用资本);(2)怎样选择好的伴侣(如何认识人);(3)怎样维持婚姻的幸福(如何维系人际关系)。
在这种重理工轻人文的教育模式下反而成了学校里最禁忌的话题,教育部门急功近利要求学生们少年出英雄,所以规定一门心思只读教科书,其余活动一律禁止,一切为高考筛选人才服务。如果国家分配工作,国家介绍对象,国家分配住房,这种教育模式尚且可以维持。但如果不能,这些被否定个人欲望的学生离开校园后就会无所适从,没有了考试就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他们只能继续去报考公务员回流体制部门。
最后辅之以儒家科举入仕的价值观:学得文武艺,货予帝王家。今天的应试教育标准答案与古代八股取士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很多地区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认真读书—考上名校—考公务员,一旦考学失败,或者没有途径升官发财,很容易沦为社会边缘人。即便是考学考公成功,成功进入体制内,以各类合法但灰色的手段发财,实质上也只是零和博弈和负和博弈而已,整个社会财富并没有因此增长。比如,因为提前知道城市规划而早早买房等待升值,只不过是以另一个晚出生的年轻人买不起房作为代价而已。
当下,教育内卷化又导致过分的早教和鸡娃,学校彻底变成无形的监狱,上学辛苦程度堪比流水线工人。中式教育下,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就是在玩惊险的淘汰闯关游戏,因为整个大环境推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人被人为分成三六九等,这个问题很难从根本上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1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中国的义务教育不是中国式教育,是普鲁士教育。
中国式教育失传很久了,因为成本过高。
比如中式教育要求的君子六艺:
简化的说指礼、乐、射、御、书、数。
每一种都塑造强大人格的一面。
礼:包含各方面的礼节,培养在不同场景情景下控制情绪、维持和融入秩序的习惯;培养对秩序感和规则感的敏感性。
乐:培养艺术感,教化审美,教授利用仪式感和节奏感对他人进行影响、共鸣、引导。
射:培养韧性、意志力、专注力,并培养对关键技术钻研的信心。
御:通过驾驭马车,教授如何控制马(延伸到领导力),并锻炼处乱不惊和团队配合。
书:对文字的重视、尊重、使用、发扬的培养。
数:数学教育以及术数教育,建立量化思维以及逻辑思维。
这六艺只是中国式教育的一小部分。
中国式教育其实是一种建构教育,致力于培养完整人格健康的人。
比普鲁士教育要强的多。
但太贵了。
无法普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