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常压开放手工柱前面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基本如这个链接里面说的一样
图片教程~~柱层析分离法的装柱与上样。
这是比较原始同时也是最常用的的柱层析分离手段,它的优点是速度快、载样量大、上样简单、成本低廉;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熟练掌握这项技术,比较适合质量较大、化合物数量不多、极性差别比较大的混合物的分离。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混合物都适合选用常压手工柱的分离,比如:手性化合物、外消旋体、质量很少的样品、极性很相近的混合物等。这种情况就要用到比较先进的色谱分离技术——液相色谱(LC)。
根据用途和泵配置的不同,一般可以将常见的实验室级别LC分为以下几种: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半制备(Semi-Prep HPLC)和制备型高校液相色谱(Prep-HPLC)以及中压液相色谱(MPLC)。这三者的原理基本一样,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泵的最大流速,一般而言,分析型HPLC的最大流速为10.00mL/min,半制备HPLC为50mL/min,制备HPLC为100mL/min,中压液相色谱更高。而由于泵流速的升高,流通池的光程、体积,管道的内径,六通阀、定量环等零件也会相应改变;并且,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可以增加自动接收器等配件。
相对于常规手工柱,制备液相最大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分离效果好。一般而言,MPLC和开放ods柱填料的粒径为50 μm,200-300目硅胶的粒径为40-80μm;而HPLC的柱填料为5μm或者10μm,更细小的填料意味着更高的柱效,更高的柱效意味着更好的分离效果,目前快速发展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填料甚至可以达到1.8μm。因此,手工硅胶柱分不开的东西,在液相上往往一下就分开了,我曾经用半制备液相一次制备得到12个化合物。
2.重现性好。由于手工柱层析的效果与实验者的实验习惯和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几乎不可能照搬文献的实验条件,甚至很多实验人员自己都无法根据先前记录的条件重现实验。而LC作为精密仪器,配合柱温箱可以保证柱层析的高重现性。
3.自动化程度高。你还在拿着试管慢慢接产品吗?设置好实验条件,去睡一觉吧,醒来之后就会高兴地看见仪器已经将你需要的色谱峰收集到试管里。
4.色谱图直观。很多化合物都是无色的,或者难以根据颜色判断什么时候接产品(因为整个柱子都染色了),在过手工柱子时需要tlc才能观察到,在LC中,可以根据色谱峰判断该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并且根据色谱直接收集产品,省去你点板的那一步。
5.更适合质量少混合物分离。我的产品只有不到20mg,里面却有2~3个化合物,点板还分不开,怎么办?没关系,LC就是为了这个而生,对于总质量20mg的混合物,如果是3个化合物质量相同话,根据分离度、保留时间的不同,一般每个样品可以获得2~5mg,还是可以做一个HNMR的。
6.适合高极性的化合物分离。极性比较大的糖苷类在硅胶上容易死吸附、常压ods又保留不住,一下就冲洗下来了怎么办?在LC的5μm ODS柱子面前,极性较大的化合物也能获得比较好的保留,同时又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洗脱出来。
7.适合手性化合物的分离。我获得了一对外消旋体,却分不开,怎么办?叫你老板买一根手性柱,装液相里去分吧。
8.即便是小极性的化合物,液相同样能进行分离。极性太小,极性又那么相近,在ODS上保留时间太长,在硅胶里用纯石油醚就能冲洗出来,不好分怎么办?再叫你老板去买一个硅胶制备柱,装液相里去分吧。
那么制备液相的缺点是什么?
对HPLC而言,最大的缺点除了成本高之外,就是上样量小,对样品的溶解度要求高了。一般而言,HPLC配套的ods制备柱尺寸最大的为50 × 250mm,一般来说,这样的柱子一次最多能分10~20g的样品,然而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样品可能只能溶于氯仿或者石油醚;产物的极性又很相近,不能一次上样太多;保留时间太长,一次制备要花2~3小时。虽然MPLC能采用干法装样上柱,但是又失去了HPLC的高柱效。因此,做制备的时候,一般都是反复进少量样品累积获得目标产品。总之,在实际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因素影响制备液相的使用,但并不影响它的快速发展。
制备液相在什么领域里最常用?
目前,实验室级别的制备液相主要用于以下领域
1.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这是国内目前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为了弄清楚植物中的微量有效成分,开放手工色谱柱早已不够用了,几乎每个搞天然药化的实验室都至少有一台液相,土豪实验室人手一台液相。
2.蛋白纯化。相对于前者,蛋白纯化的起步要稍微晚一点,但是发展很迅速。同时,由于外国仪器厂家在这个领域的优势不算太大,目前国内也在这个领域加快发展,抢占地盘。
3.药物杂质纯化。由于合成工艺并不能做到100%的产率,往往伴有副产品,如何获得微量的杂质并确定结构和含量,这就得靠液相色谱。
4.手性化合物的制备。这个主要是有机合成和方法学的在用。
总之,目前有机化学领域里,开放手工柱层析依然是最常用的分离手段,也是每个有机狗必会的技能之一,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制备液相已经在天然药化领域大面积使用,在将来,随着科研的需要和价格的下降,将会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最终跟旋蒸一样普及。
最后回答题主的后面一个问题
为什么柱子干了之后很可怕?其实也没那么夸张,柱子干了之后就可能会开裂、断层、进气泡,影响柱效。然后就分不开了。分不开就重新分一次咯
我自己做实验的时候有时一下没注意柱子就干了,就往里面补充一下流动相,然后用洗耳球轻轻敲打柱子,让气泡上去。当然,如果你的柱子从上到下全部干透然后开裂,就很难补救了,尤其是凝胶柱,极大影响分离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