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997|回复: 5

[分享] 为什么生化材会在知乎被称为伪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4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最近看到大量对生化材学科的评论,本人化学工作者,普通研究员一枚,说实话数理基础经常不用已经退步很多,顶多懂点物化,结构和量化方面的公式,这个得认,数理能力的确不行了。
一是想请教知乎上各位大佬现在的生化材学科被称之为伪科学的原因。究其根本是教育问题没有好好培养?学生的问题不注重探究?还是学科以及背景的问题,一来缺少公理定理,二来数理发展远不达标,三来宏观数据远远不够,四来“眼睛”依然看不到?究竟是不思进取还是逼不得已?
二是想问什么才叫科学与科研?是否只有计算才能算的上真正的科学?是否只有得出式子才是真正的科研?现阶段这些行业做发明发现工作的学生和职员是不是真只能算个农民工?
虽然生化材虽然都属于天坑专业,化学属于巨坑,但是至少入行以后,我个人以为,对社会的贡献不会比其他行业差。
最后,想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是业内或者在读人员能不能请各位答主给个身份标识。区分一下业内人业外人的看法。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3790978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做过科研的不会说生化环材是“伪科学”,我们最多也就吐槽吐槽这些学科是“内卷天坑”。
这些学科被吐槽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些学科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又喜欢疯狂扩招,然而学生掌握的技能变现能力不好、跳槽潜力较差,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怨气满满。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学科都还是在科学的研究范式中,致力于探讨自然现象与规律,追求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与改造,而不是通过命令或祈祷来寻求颅内的自我安慰。所以,“生化环材”这些学科的现状再怎么尴尬,和“伪科学”之间也是泾渭分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题目本身是一个月经问题,但题主在问题描述里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是否只有计算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科学?”
推荐题主了解一下 mathematica 创始人Stephen Wolfram 在二十年前的邪书《A new kind of science》里提出的 Computational Irreducibility, 也就是计算的不可归化性,
大概的意思是说:除了极少数理想情况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找到通往结果的捷径以外,绝大多数情况下,计算并不比让系统自己演化所花的步骤少。
换句话说:你想要了解一个系统,只能看着系统一步步自己发展,没法儿通过计算进行快速预测。
书中的元胞自动机的rule30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是一个一行一行生成黑白像素的小程序。规则已经告诉你了,初始情况也告诉你了,就是一行白色中间一个黑色,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如果你想知道第100行是什么样,那么除了踏踏实实按照规则把图像一行一行生成出来直到100行以外,没有别的捷径可走,没有一个公式可以让你跳过前99行,直接算出第100行是什么样。这就是计算的不可归化性。



这其实是和绝大多数网友认知中的科学完全不同的,很多人对科学的理解依然停留在牛顿力学式的决定论上:给几个简单精美的公式,给出足够的初始条件,就理应能直接推导预测出未来任意一个时刻系统的状态。
像现实中的生化环材那样一遍遍做实验,这在他们心中不属于科学,属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他们理想中“科学”的生化环材大概是这样:我想要什么样的化学材料,要什么样的生物性状,应该是能照着某些公式公理,直接在电脑上算算就能精确得到结果的,实验顶多用来验证一下就行了。现在做不到只不过是因为初始条件测量精度太低,或者电脑算力不够等等现实原因罢了。
然而计算的不可归化性很有可能确实统治着我们的世界,并且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只要算力足够,照着公式计算就可以解决一切的可能性。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想认识一件事,只能通过实验的方式看着事情自己过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科没问题,化学生物材料的前沿是数理基础充分的,只是本科不教。事实上物理本科教育也是远远落后于真实进展的,按教的来学无法获得数理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个提到结构的答主
卢文发教授有本面向只学过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快速入门版量子力学与统计力学
里面仅仅只简单提了一下分析力学和电动力学的东西,数理方法里甚至没讲复变函数这些东西。
就这,量子力学还是讲了大半本书才讲完
而对于化学系的结构化学教材而言,虽然不能以厚度论英雄,但是这个差别也太大了,你把所有公式简单堆砌出来估计才能这么薄
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比如说解方程ax+b=c
我个人感觉学化学的对于这些很基本层面的数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就像直接告诉你“这种方程先两边减去b,再两边除以a”
但是实际上的解法应该是“先两边减去b,这样能把左边的b消去,再两边除以a,这样能把x前面的系数消掉”
(当然,如果是数学系可能还要考虑一下a等不等于0这些情况)
这些被掩蔽起来的细节是复杂的,但是有这些细节才可以让整体的知识体系完善,而不是只能沦为一种所谓的结论背过即可的垃圾背诵课。这可能也是很多人认为生化环材是伪科学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生物材料不是特别清楚,我只说说化学。
我认为伪科学的说法过了,但化学这种东西其实理论体系要属于量子力学+混沌理论,可以说是过于超前。这两东西拿出任何一个都是当代学界难题,也是研究热点,而化学恰恰建立在这两者之上。那么,化学目前真的就只能靠猜了。
其实我觉得当今化学就像古代中国的医学,以实验得出相关性结果,然后以阴阳五行理论去拟合一样。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大家不懂也没法懂。但很明显,依靠阴阳五行理论来进行演绎推广是有问题的,这就是伪科学。但在古代时候,这套理论却是最科学的。
别人鄙视是因为他们不懂也没法搞懂。但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认知,他们明显比搞材化生的深刻得多(因为简单)。当化学工作者对某现象的解释语塞时,他们会觉得你搞这个不过是靠运气。
其实说白了就是搞理论的看不起搞实验的。

嗯,再吹几句牛。。从历史沿革来看,搞实验的和搞理论的起源就不一样。我们明显承袭的是古代的炼丹家和巫师,搞理论那群人则承袭了哲学家和数学家。这样来看,我们被鄙视也是有历史的了。但他们也没好到哪去,靠他们这群人,什么药品啊炸药啊甚至铁器啊的都发明不出来。他们大多数人真正做的,就是在解释那些我们搞出来了又没法解释的东西。当然部分人除外,比如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之流,用数理的方法建立了全新的理论并做出了预测。
当然,在知乎被鄙视,更多的是因为没钱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