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目前,二代测序的大规模临床应用起源于NIPT,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遗传病诊断、肿瘤NGS伴随诊断、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依次呈现,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大量以NGS为主打特色的独立医学实验室。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秉持着“产品+检测”双驱动战略,检测最终是为产品服务。
ICL实验室在这一轮技术发展中,最终会有多大的分量,这是仁者见仁的问题,我也把一些朋友的观点做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正方:ICL会是测序服务的主流
01 ICL在规模化应用上成本优势明显
诺禾致源2019年整个业务体量超过15亿,而诺禾的主要业务来源是科研服务,意味着科研服务市场完全可以和临床业务等量齐观。
而科研服务需要强有力的成本控制,花小钱办更多的事情。即使是临床应用级产品,包括宏基因组、肿瘤伴随诊断等,仅从成本上考虑目前也并不适合除头部医院以外的医疗机构开展。
02“前台小终端,后台超计算”为ICL提供了入院机会
不论是遗传病诊断还是宏基因组等测序产品,对于数据库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很多知识、软件都是在不断迭代设计,更新速度也比较快。
因此ICL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积累起有效的数据库,加快分析软件、云存储等能力的建设。同时,有节奏的布点,占据终端。
03 一站式解决方案商业化应用还有较长时间
一站式解决方案是整个产业链的理想,但是这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
就算是我们熟知的生化、发光流水线,也是这些年才逐渐普及起来的。
而且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要做到“柔性交付”,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同时目前临床应用级产品大部分是LDT,入院检测的风险医疗机构也不愿意去承担。
●反方:ICL会逐步边缘化●
01 NGS应用领域不存在所谓的核心技术
现在各个肿瘤NGS伴随诊断、宏基因组检测等等ICL,都号称自己的技术领先,有独到的地方。
用罗永浩的话说:我不是说哪一家不行,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供应商你在那装什么孙子呢?
ICL服务对象主要是临床医生,大部分临床医生需要结果快、准、便宜的NGS产品,这三点根本就是ICL本身能左右的,大家不会拉开差距。
经常做调研和临床医生交流,临床医生根本说不出来哪一家的产品好在哪里。
02 建了那么多PCR实验室,后面怎么办
所有三级医院以及县医院开展建设PCR实验室,对其他二级以上医院也应当同时加强建设,使其逐步达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条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随时能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国家一声令下,人员培养、场地、设备等等,很快PCR实验室的数量将快速增长。对于医院来说,PCR实验室建成后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加一台NGS测序仪又何妨?
03 NGS集成化、简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IllUMINA和华大智造越来越重视测序仪的生态建设和操作便利化,特别是illumina在“easy use”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可以说大家都在讨论的“Total solution”(一站式解决方案)越来越成为主流服务商的共识。
2019年在第二届进博会展示发布平台上赛默飞发布了其全球首款能在一天内自动完成样本制备到结果报告流程的高通量基因测序(NGS)平台——Ion Torrent™ Genexus™系统,并发布了配套的Oncomine™ Precision Assay泛癌种试剂盒。
华大智造2019年也发布了MGISEQ-200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了从样本提取、文库构建、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和出具报告的全流程。覆盖近2万种微生物,检测DNA和RNA病原及各种不同的样本类型,自动出具分析报告,为未知病原体检测提供参考。这些都为NGS临床应用进一步普及创造了可能。
<hr/>在测序服务领域,ICL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生殖产品、肿瘤伴随诊断、宏基因组、遗传病诊断,风险依次降低。NIPT已经是非常好的示例了,躬身入局、早做布局才是应对之道,不跟趋势对抗。
关注“独立医学实验室资讯”,获得行业深度解析,欢迎转发、分享、评论。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485659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