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53|回复: 0

[讨论] 环保从业者必看!发改委21种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及案例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0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一、盾构渣土高效化处理技术

产业类别: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
工艺技术内容:
基于渣土的凝聚—脱水—固化耦合处理工艺,结合智能化、模块化渣土处理设备和自适应运行控制技术,使盾构渣土通过高压喷淋—振动筛分模块,分离出粗骨料;筛下物进入水力旋流模块,实现泥砂分离,产出洁净中细砂;
剩余泥浆进入地聚物基凝聚—固化模块,进行浓缩/固化调理,溢流清水进入清水池循环使用;调理后泥浆进入压滤脱水模块,形成可固化泥饼;泥饼进一步直接建材成型。
主要技术参数:
以处理能力1600m3/d 为例,装备占地≤470m2,安装周期≤20 天,人员≤3 人。渣土直接转化为产品,粗细骨料含水率≤10%、含泥量≤5%。浓缩泥质转化为流态可固化填料, 压滤后泥质含水率≤30%,7 天强度≥2MPa。
应用案例:
案例1:深圳地铁14 号线朱坑风井—朱洋坑区间盾构渣土高效化处理项目。
建设规模:项目处理渣土能力1750 立方米/天,设备占地470 平方米。生态效益:项目处理盾构渣土15.6万立方米,产生11.5 万立方米砂石骨料,减少外运11500 车次,产生填料4.1 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1326 吨。
案例2:深大城际2 标土建十工区盾构渣土高效化处理项目。
建设规模:项目处理渣土能力1200 立方米/天,单套设备占地约461.25 平方米。
生态效益:项目处理盾构渣土39 万立方米,产生27.3 万立方米砂石骨料,减少外运27300 车次,产生填料11.7 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3315 吨。
二、低碳高效振动 MBR 污水资源化技术

产业类别: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
工艺技术内容:
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进入低碳高效振动MBR 膜池,膜组器通过机械驱动实现变加速度—往复式运行,使膜丝与水体形成相对运动,形成膜池低溶解氧环境,促进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糖菌的生长,实现反硝化除磷与内源反硝化耦合的高效脱氮除磷。
主要技术参数:
传动装置振幅30~80mm,振频0.4~0.6Hz ;膜通量20LMH;膜污染控制能耗≤0.05kWh/m3;在线清洗周期1次/周,恢复性化学清洗1 次/年;针对城镇污水,出水水质COD ≤ 30mg/L , 氨氮≤1mg/L,总氮≤10mg/L,总磷≤0.3mg/L。
应用案例:
案例1:太仓市城东水质净化项目。建设规模:
144 套振动MBR 膜组器,处理水量7.5 万立方米/天。生态效益:出水水质COD≤30mg/L,氨氮≤0.5mg/L,总氮≤6mg/L,总磷≤0.3mg/L,年碳减排量6550 吨。
案例2:砀山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
建设规模:30 套振动MBR 膜组器,处理水量3 万立方米/天。生态效益:出水水质COD≤30mg/L,氨氮≤1mg/L,总氮≤10mg/L,总磷≤0.3mg/L,年碳减排量607 吨。
三、PM2.5 团聚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装备

产业类别: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
工艺技术内容:
基于化学团聚,将加入复合团聚剂的脱硫废水喷入燃煤电站空预器前后烟道,促进PM2.5 细颗粒物团聚,提高静电除尘系统除尘效率,在不增加设备情况下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通过高温磺化脱除烟气中三氧化硫,抑制硫酸氢铵生成和沉积,减缓空预器堵塞;通过空预器前后烟道分区梯级蒸发脱硫废水。
主要技术参数:
脱硫废水消纳量:3m3/h 以上;三氧化硫浓度脱除率50%以上,排放浓度10mg/m3 以下;除尘效率提升率30%以上,排放浓度5mg/m3 以下;重金属脱除80%以上。
应用案例:
案例1: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黄石热电分公司“以空气为载体基于余热蒸发浓缩高盐废水及零排放技术”项目。
建设规模:330MW 燃煤发电机组。生态效益:项目年减少脱硫废水排放量1.25 万吨。
案例2: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3 号、4 号机组PM2.5 团聚除尘超低排放改造项目。
建设规模:340MW 燃煤发电机组。生态效益:项目粉尘排放浓度降低88%,每小时可节电500~1000kWh。
四、大型炼钢转炉一次烟气超净排放装备系统与应用

产业类别: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
工艺技术内容:
针对高温转炉烟气,将其引入大型炼钢转炉一次烟气超净排放装备系统。
通过多功能智能型喷雾冷却器,将温度从约1000℃降至约300℃,随后经超大型圆筒形电除尘器除尘净化,使颗粒物含量低至10mg/Nm3 左右。
其中,柔性精细调节装置在为煤气降温的同时,依据系统实时排放指标精细调节工作方式,保障系统稳定排放且低于10mg/Nm3。
切换站依据烟气成分自动回收合格转炉煤气,有效降低转炉烟气的碳排放。此技术工艺实现了对高温转炉烟气的高效净化与节能减排。
主要技术参数:
适用转炉容量100~300 吨,入口含尘浓度≤150g/Nm³,出口含尘浓度≤10mg/Nm³,系统阻力7500~10000Pa,煤气回收量100~140m3/吨钢,系统耗电量2 ~ 2.5kw·h/ 吨钢,系统耗水量0.05~0.15m3/吨钢,实时自动精准控制,二氧化碳减排量2~10Nm3/吨钢。
应用案例:
案例1: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工程炼钢转炉烟气处理装备系统项目。
建设规模:5×210 吨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及煤气回收系统。生态效益:项目年粉尘回收量超30 万吨,转炉煤气回收量超15 亿立方米。
案例2: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先进优特钢产业基地二期项目。
建设规模:1座250 吨转炉配套1 套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及煤气回收系统。生态效益:项目年粉尘回收量约7.5 万吨,转炉煤气回收量约5.5 亿立方米。
五、柴油机SCR系统(柴油机尾气脱硝后处理统)

产业类别: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
工艺技术内容: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通过尿素水溶液热解生成得到还原剂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柴油机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使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满足IMO Tier III 要求。
主要技术参数:
氮氧化物最大转化率≥90%,氨逃逸≤10ppm。适用500~16600kW 柴油机,催化剂运行寿命10000 小时或3 年。
应用案例:
案例1:碧梧船舶项目。
建设规模:安装1 台GSL22 型SCR系统+3275kW 柴油机。生态效益:排放达到IMO Tier Ⅲ要求;在排放控制区,SCR 系统连续运行,年氮氧化物减排量195.9 吨。
案例2:金旭翔船舶项目。
建设规模:安装了2×GSM21 型SCR 系统+2×3552kW 柴油机。生态效益:排放达到IMO TierⅢ要求;在排放控制区,SCR 系统连续运行,年氮氧化物减排量295 吨。
六、脉冲式旋流澄清净水装置

产业类别: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
工艺技术内容:
采用脉冲旋流澄清净水装置,污水从中心进入,经过絮凝、脉冲变加速旋转、碰撞、悬浮层拦截、沉淀等环节,清水从周边产出。
污泥可通过微循环再次与污水混合,剩余污泥通过重力排出。在设备内部利用角速度和线速度的不同,增加絮体之间的碰撞几率,形成直径较大的絮体,提高沉淀效率,可以节省药剂,提高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主要技术参数:
运行功率2~4kW,变频调速,工作电压220V/380V,工作温度5~40℃,设备直径2~12m,进水悬浮颗粒物浓度100~10000mg/L,水力停留时间1.5~2.5h,结构型式为钢结构或钢筋砼结构。
应用案例:
案例1:潞安化工集团潞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处理站建设项目。
建设规模:废水处理量9000 立方米/日。生态效益:项目节约电耗20.3%,节约药剂31%,年减碳量1.35 万吨。
案例2:晋能控股集团赵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南苏矿井水处理站建设项目。
建设规模:废水处理量2 万立方米/日。生态效益:项目节约电耗32%,节约药剂38%,年减碳量3 万吨。
七、污水低碳脱氮关键技术与装备

产业类别: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
工艺技术内容:
污水低碳脱氮装备中装填电子耦合型长效复合填料,反应器集成柔性力敏型传感器,实现流态精准控制,避免短流与死区,减少碳源损失。利用高负荷移动型、深度净化集成型脱氮组件和反应器有效降低冲洗频次。
开发的总氮精准控制系统,实现营养液的精准投加和配套设备的实时调控,保证碳源当量投加和充分利用。
主要技术参数:出水总氮降至<1.5mg/L,反应器负荷达3.6kgN/(m3·d)。
应用案例:
案例1:山东金诚重油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提标改造项目。
建设规模:处理污水4 万吨/日。
生态效益:出水总氮低于1.5mg/L,达到地表IV 类水标准值,累积处理水量超过3168万吨,总氮消减量达1231.2 吨。
案例2: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脱氮项目。
建设规模:处理污水3 万吨/日。生态效益:出水总氮低于1.5mg/L,累积处理水量6042 万吨,总氮消减量达785.5 吨。
八、VOCs 治理专用分子筛及低温催化燃烧关键技术

产业类别: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
工艺技术内容:
基于特种纤维纸为原料的蜂窝结构体成型技术、吸附剂选择和涂覆工艺以及分子筛与VOCs 催化燃烧耦合工艺,实现VOCs 吸附效率、净化效率的提升以及低温条件下的催化燃烧。
主要技术参数:
VOCs 吸附效率>95%,VOCs净化效率>98%,催化燃烧温度280~400℃。
应用案例:
案例1:淮安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浸滴漆废气环保设备改造项目。
建设规模:项目处理废气总风量4 万立方米/小时。生态效益:项目VOCs 净化效率≥98.5%,达到HJ1093-2020要求。
案例2:双良集团锅炉公司VOCs 一体化处理项目。
建设规模:项目包括火管油漆房、水管油漆房以及公司南+北喷漆房废气治理。生态效益:VOCs 治理效率稳定≥98.5%,设备治理运维成本降低40%。
九、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产业类别: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材料制造
工艺技术内容:
针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瓶颈问题,联合院校开展“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关键技术”的研发,针对“全量化无害化处理工艺”“高效耐污染蒸发技术”“新型改性复合固化剂”“新型抗污染膜材料及膜组件”“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设备智能运维平台”开展研究,解决了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效率低、设备抗污能力差和浓缩尾液等二次污染无法有效处理等重大技术问题。除臭工艺采用预处理(酸碱洗气)+喷淋方法处理,处理后的气体能够满足废气排放相关标准。
主要技术参数:
设备脱盐率≥99%,CODcr去除率≥99%,NH3-N 去除率≥99%,系统回收率(根据水质)55%~90%。系统产水水质、固废、噪声均优于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控制要求;解决了浓缩液、臭气、固废等二次污染。
应用案例:
案例1:重庆长生桥垃圾填埋场浓缩液全量化处理项目。
建设规模:采用“预处理+预浓缩+低温负压MVR+干燥处理+除臭系统”工艺实现全量化处理。生态效益:设备稳定运行,系统CODcr 去除率≥99.9%,NH3-N 去除率≥99.9%。
案例2:盖州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原水全量化处理项目。
建设规模:采用“预处理+预浓缩+低温负压MVR+固化处理+除臭系统”工艺实现全量化处理。生态效益:设备稳定运行,清液得率90%~95%,系统CODcr 去除率≥99.6%,NH3-N去除率≥99.9%。
十、无缝集成 SCR的循环流化床 烧结(球 团)全工况烟气超低排放技术

产业类别:大气污染治理
工艺技术内容:
采用循环流化床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依托于吸收塔内激烈湍动颗粒床层吸收吸附双重净化、细微颗粒物凝并,高效脱除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等酸性气体、重金属、二噁英及颗粒物(含PM2.5),无缝集成后续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实现氮氧化物脱除,并适应烧结(球团)启停机及宽负荷全工况稳定达到烟气超低排放。
主要技术参数:氮氧化物浓度≤50mg/Nm3,二氧化硫浓度≤35mg/Nm3,烟尘浓度≤5mg/Nm3,三氧化硫(硫酸雾)≤5mg/Nm3,重金属汞≤3μg/Nm3,二噁英≤0.1ng-TEQ/Nm3,零废水。
应用案例:
案例: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炼铁厂1#265 平方米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项目。
建设规模:265 平方米烧结烟气配套循环流化床脱硫+SCR 脱硝装置。生态效益:年均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分别达到770 吨、8673 吨、1480 吨。
十一、 江河湖库生态清淤及底泥处置智能—绿色水上一体化工艺技术

产业类别:水污染治理
工艺技术内容:
水下受污染的底泥由绞吸船微扰动清淤机具进行精准微扰动高浓度疏挖,泥浆经变频泥泵系统吸入并加压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到除杂调蓄船,经除杂装置后的泥浆通过两次絮凝浓缩,再由泥浆加压装置送入脱水减容船,利用板框压滤设备完成泥水分离,泥饼经转运设备进行外运,余水经密闭管道排送至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排放,实现在水上一体化完成生态清淤及底泥处置全过程。
主要技术参数:
环保疏浚浓度≥50%,平均输送距离≤2km,微扰动工艺SS≤30%,脱水泥饼含水率≤50%,装备清淤产能5000 方每天,疏浚余水处理量减少80% , 筛分出渣含水率≤25%;可使用纯电完成清淤及底泥工作,可实现智能化中控系统操作。
应用案例:
案例1:太湖生态清淤(二轮二期)工程无锡市区2022 年度工程。
建设规模:清淤面积2520 平方米,平均清淤深度0.5米,清淤总量80 万立方米。生态效益:项目年碳减排量0.39万吨。
案例2: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工程。
建设规模:清淤面积约2.89 万平方米,平均清淤厚度约0.2~0.5 米,总清淤量约834.1 万立方米。生态效益:项目年碳减排量3.86 万吨。
十二、一种处理污水的 AOD 生化反应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产业类别:水污染治理
工艺技术内容:
采用纳米曝气设备实现微氧曝气,在好氧池溶解氧≤0.5mg/L 条件下实现COD 和氨氮的氧化和达标;采用微氧曝气和差异化大比倍循环,创造适合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同步硝化反硝化条件;通过微氧曝气+大比倍循环+末端保安脱气等措施,结合成套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快速稳定、节能、降耗、减排的污水处理。
主要技术参数:
低氧曝气池溶解氧≤0.5mg/L,汽水比约(4~7):1,溶氧效率8~13kgO2/kWh。6米清水氧利用率≥40%,生化段总停留时间15~22h,沉淀池表面负荷≤1.2m3/m2·h,污泥龄25~29d,平均污泥浓度5~8g/L,进水碳氮比≥3,排放达标一级A 无需额外补充碳源。SND 率0.3~0.5,适用水量:0.5~10 万m3/d。
应用案例:
案例1:柳林县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成家庄镇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规模:日处理污水量500 立方米污水处理厂4 套地埋式一体化箱体及配套设备。生态效益:实现风机电耗、碳源消耗和污泥处置综合降耗15%~30%。
案例2:庄河市青堆镇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
建设规模:日处理污水量5000 立方米污水处理厂改造生化工艺池体,提供AOD 工艺包及全套设备。生态效益:实现风机电耗、碳源消耗和污泥处置综合降耗15%~30%。
十三、高氨氮废水厌氧氨氧化新型高效低碳脱氮技术

产业类别:水污染治理
工艺技术内容:
基于厌氧氨氧化菌脱氮原理,实现了厌氧氨氧化菌大规模工程化培养,研发了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体系,针对低碳氮比污水,开发了包括“调节池、预处理单元、水质精准预调控单元、厌氧氨氧化脱氮单元、沉淀单元”的工艺路线;针对碳氮比波动污水,开发了包括“调节池、两级UASB、厌氧氨氧化脱氮单元、生物强化单元和物化精处理单元”的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参数:
可适用于不同碳氮比的高氨氮废水,总氮去除率为85%~95% , 脱氮负荷为0.4 ~0.8kgN/(m3·d),为传统脱氮负荷的2~4 倍。
应用案例:
案例1:北京五座热水解污泥消化液厌氧氨氧化工程。
建设规模:处理污泥消化液15900 立方米/天。生态效益:年削减氮素达12410 吨,总氮去除率90%以上,吨水脱氮电耗较传统工艺降低60%,年碳减排量18.5 万吨。
案例2:湖北十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厌氧氨氧化工程。
建设规模:处理垃圾渗滤液150 立方米/天。生态效益:降低电耗50%以上,降低污泥产量90%,可最大程度回收生物质甲烷,处理总成本降低30%。
十四、改性微生物膜载体

产业类别:水污染治理
工艺技术内容:
通过添加酶促进配方对载体表面改性,提高载体表面的优势菌群数量及活性,结合MBBR 工艺,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被载体上的微生物快速分解,高效降解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
主要技术参数:
改性微生物膜载体Zeta 电位为10mV,载体与水的接触角为64°,密度0.96~0.98g/cm³,使用寿命超过20 年,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一级A 标准。
应用案例:
案例:深圳市龙华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项目。建设规模:处理污水15 万吨/日。生态效益:每年电耗节省19.6%,碳减排量830 吨,生物段药耗节省90%。
十五、一种流域性稀土矿山尾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产业类别:水污染治理
工艺技术内容:
针对流域性稀土矿山尾水特点,采用渗滤耦合反应器,依托高效生物滤料,通过构建最优的氨氮去除生化反应系统,利用间歇式通风供氧等核心技术,低成本、高效去除氨氮。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是“进水+pH 调整池+沉淀池+渗滤耦合反应器+出水池”,处理工艺可以根据进水氨氮浓度高低,设置单级或者多级串联渗滤耦合反应器。
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进水氨氮浓度和出水氨氮的要求,单位滤料氨氮去除负荷为30~100g/m³·d,表面水力负荷为0.5~2m³/m²·d,供气强度为0.02~0.06m³/m²·min。
应用案例:
案例1:岑溪市义昌江沙冲河小流域稀土矿区尾水氨氮超标治理项目。
建设规模:处理污水8000 吨/日,年处理氨氮总量280 吨。生态效益:项目年碳减排量2450 吨。
案例2:定南县上下营小流域稀土矿区尾水收集处理站项目。
建设规模:处理污水3500 吨/日,年处理氨氮总量36 吨。生态效益:项目年碳减排量382 吨。
十六、非蒸发结晶零排放资源化技术

产业类别:水污染治理
工艺技术内容:采用“表面接枝法”将常规盐硝分离纳滤膜进行针对性改性,确保纳滤膜表面电荷效应的有效性发挥最大效能,将高盐废水中的一价盐和二价盐进行高效分离。
在此基础上,将氯化钠盐水中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进行超声催化氧化,借助催化剂掺杂的活性金属,催化臭氧产生足量的羟基自由基,强化富集的有机物和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在催化剂孔道界面上发生氧化反应,避免废水中阴离子对自由基造成淬灭,影响氧化效果。最终将废水中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矿化物,确保回用于氯碱企业的氯化钠盐水指标优于离子膜进水指标,最终实现废水中氯化钠以非蒸发结晶的方式低成本资源化回收利用。
主要技术参数:靶向有机物脱除率>90%,氯化钠盐水TOC 指标<15mg/L,氨氮<1.5mg/L。
应用案例:
案例:内蒙古亿利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废水零排放分盐项目。
建设规模:每小时50 立方米高盐废水处理设备。生态效益:项目年节约原盐采购费用316.23 万元,年节约黄河水采购费用62.8 万元,年节约蒸发结晶费用1244.98 万元。
十七、非完全催化氧化耦合多效澄清的污水深度净化技术

产业类别:水污染治理
工艺技术内容:
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的难降解有机废水,进入高效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器,通过特有的反应器构型及布水方式,在多金属负载型催化填料作用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有机物被矿化去除或形成中间产物,再通过多效澄清单元聚合和分离,从而实现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去除。
主要技术参数:
非完全氧化反应条件pH5.0~5.5;催化氧化反应时间一般可控制在10~30min;澄清分离效率高,对络合富集物分离表面负荷可达10m/h,载体回收率>99.9% ;出水COD<40mg/L,TP<0.1mg/L,SS<10mg/L。
应用案例:
案例:重庆市涪陵区白涛潘家坝污水处理厂。
建设规模:处理污水3 万立方米/日。生态效益:项目能耗降低25%,药耗降低30%,COD 去除率提升20%,COD 削减1095 吨/年。
十八、树脂基纳米复合吸附剂处理痕量重金属废水技术

产业类别:水污染治理
工艺技术内容:
废水经过滤后,由泵提升进入吸附柱,通过吸附剂表面负载的特殊水合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进行大吸附容量、高效率、选择性的吸附,深度去除废水中的铅、镉、砷、锑、汞、铊等重金属污染物。吸附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实现再生并重复使用。与市场同类型重金属吸附剂相比,吸附容量、再生率和使用寿命分别提高15%、10%和30%以上。
主要技术参数:
过滤速度8m/h,除铅、镉吸附流速6~8BV/h,除砷、锑吸附流速8~10BV/h,除汞、铊吸附流速2~4BV/h。
应用案例:
案例1:车河选矿厂选矿废水深度处理工程。
建设规模:处理水量6000 立方米/天的砂滤柱及纳米复合吸附柱。生态效益:出水水质的砷、镉、铅等指标可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 类水体标准。
案例2:成州冶炼厂冶炼废水深度处理工程。
建设规模:处理水量2000 立方米/天的砂滤柱+活性炭柱+纳米复合吸附柱。生态效益:出水水质的汞、铊、镉、铅等指标可稳定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及其修改单中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十九、污染场地原位靶向注入修复关键技术与装备

产业类别:土壤污染治理
工艺技术内容:
高压射流—定向喷注工艺利用水力压裂原理,解决了低渗透地层药剂注入难和传输距离小的问题;定向钻进—射流喷注一体化修复工艺通过高精度水平/垂直导向钻进,实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精准靶向修复,大幅度降低修复成本,减少药剂浪费和二次污染;水平井修复工艺环境足迹小、不影响生产经营,有效解决了在产企业污染治理难题;(多层)多分支水平井立体修复工艺减少钻进量,显著降低大面积污染羽修复成本。
主要技术参数:
低渗透地层影响半径≥3 米;修复精度0.5 米,修复深度≥30 米,最大射流压力60MPa,最大喷注流量380L/min;水平钻进长度≥120 米,有效(多分支)水平井单井修复长度≥300 米。
应用案例:
案例:南京毓恒码头及周边地块土壤修复工程。
建设规模:修复土壤76530.2 立方米、地下水34508.4 立方米。生态效益:项目能耗降低60%、节能55.9 吨标准煤,碳排放减少36%、减排304.2 吨,二次污染减少30%以上、减少氧化剂用量111.3 吨。
二十、 废切削液原位绿色低碳智慧回收利用技术

产业类别:其他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工艺技术内容:
采用精密网盘拦截技术(动态过滤网拦截+离心拦截+撞击板拦截三效合一、自清洁功能)+高压电离技术实现废气中油雾高效回收和深度净化,采用高速离心分离+紫外臭氧耦合杀菌技术实现废液高质量回收,采用渣液分离+AI智慧赋能技术实现废渣的渣液分离、切削液回收和废渣自动清运入库,整个系统通过节能环保智慧管理系统进行监控集成,整体实现废气、废液、废渣中切削液的在线回收。
主要技术参数:
计算机数字控制加工过程油雾中切削液回收率≥80%,废切削液在线回收率≥95%,废屑中含液率≤4%,废气排放口及车间弥散油雾浓度≤1mg/m³。
应用案例:
案例1:惠州比亚迪废气油雾回收及深度净化工程。
建设规模:安装542 台废气油雾回收及净化设备。生态效益:废气排放口油雾浓度小于0.02 毫克/立方米,每天从废气中回收切削液2~8 升。
案例2:富士康废气油雾回收及深度净化工程。
建设规模:安装60 台废气油雾回收及净化设备。生态效益:废气排放口油雾浓度小于0.07 毫克/立方米,每天从废气中回收切削液2~8 升。
二十一、 飞灰高温熔融资源化技术

产业类别:其他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工艺技术内容:
将垃圾焚烧飞灰与多源固危废精准配比,在不高于1350℃温度熔融,有毒有害有机组分分解且产热补偿熔融能耗,重金属等无机组分相变融合并经水或空气冷却调控形成熔融玻璃化产物,达到《固体废物玻璃化处理产物技术要求》(GB/T41015),用于沥青路面集料、建设用砂石、喷射清理用非金属磨料及其他建材替代材料,无二次污染风险。
主要技术参数:
熔融温度≤1350℃,熔融玻璃化产物玻璃体含量≥85%、酸溶失率≤3%,消除垃圾焚烧飞灰危险特性。
应用案例:
案例1:浙江惠禾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 万吨/年飞灰高温熔融资源化利用项目。
建设规模:年处置飞灰等其他固危废20 万吨。生态效益:年节标准煤2.58 万吨,年碳减排量6.86万吨。
案例2:绍兴市上虞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及标准化改造项目。建设规模:年处置飞灰及危废热解炉渣等废物6.8 万吨。生态效益:年节标准煤1.71 万吨,年碳减排量4.54万吨。
更多关于环境保护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看韦伯咨询最新发布的
《2025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5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5年中国污泥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5年中国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5年中国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5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24561823146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