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谢邀。
下述内容属于科普,具体病情及治疗方案请向主治医师咨询。
重大医疗决策不应在网上寻求帮助,回答仅供科普,具体治疗请信任您的主治医师。
静脉血栓按照起病病程分为:急性期(<7D)、亚急性期(7-30D)和慢性期(>30D),
慢性期常又称“陈旧性血栓”。
针对急性期新发静脉血栓,和陈旧性血栓,处置方式及治疗侧重点有不同,治疗预期也不同。
题主并未说明父亲的疾病详细情况,无法判断分期。
溶栓药物,目的在于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上清除血栓的目的。
静脉应用溶栓药物常用两种方式,
一种是直接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的“系统溶栓”,(就是挂水)
一种是通过经腘静脉或胫后静脉置入溶栓导管至血栓部位,将溶栓药物与抗凝药物(肝素钠或阿加曲班)交替微泵泵注,药物经由溶栓导管溶栓段直接接触血栓。
临床经验认为,插管溶栓的效果显著优于系统溶栓及其它保守治疗方式,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但是插管溶栓有严格适应症限制(严重的髂股静脉血栓或混合性血栓),其会带来局部出血的风险。
溶栓治疗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事实上任何一种溶栓治疗都无法达到将血栓完全溶解清除的效果,只能够将大部分的血栓清除而已,一定会有一部分血栓机化附着于血管壁,形成陈旧性血栓。
(插管溶栓治疗后期进行下肢静脉造影,在主干静脉大体通畅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看到残留血栓的存在)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贯穿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过程始终的首要治疗,除有抗凝禁忌的患者以外,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首选治疗是抗凝。
抗凝药物主要就几个: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华法林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药。
肝素,以及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是静脉血栓抗凝治疗的一线用药,也是绝大多数抗凝治疗的起始。
关于华法林,由于华法林本身起效缓慢,故不作为血栓急性期的抗凝用药,常规做法是急性期患者入院后常规以低分子肝素先行抗凝治疗,治疗中后期由肝素抗凝转向华法林抗凝。
关于阿加曲班,阿加曲班虽然在国内并不作为静脉血栓的主要适应症用药,但是其作为被国际指南推荐的用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抗凝首选药物,亦在血管外科作为备用注射剂型的抗凝药物,当然这个药的主要问题是半衰期太短,应用起来限制太大。
关于NOACS,利伐沙班(拜瑞妥),是当今非常火的新型抗凝药物,目前三大NOACs中唯一具备“成人深静脉血栓治疗”适应症的药物。
拜瑞妥的出现,确实是将抗凝治疗的方便性提高到了一个以前未曾想到的地步,给药方便(主要是两点:1.口服;2.一天一次),起效迅速,药效维持时间适中而稳定,抗凝效果稳定,(注:稳定不等于安全,也不等于可控),安全性根据目前临床经验来讲是不错的。在静脉血栓的治疗中利伐沙班剂型优势巨大,目前临床应用中利伐沙班主要问题在于:1.价格过于昂贵;2.没有拮抗其抗凝效果的药物;3.漏服所致高血栓暴露风险。
讲真,当今中国患者自身认识及基层医疗服务单位提供华法林抗凝监测的能力,远远达不到任何一个NOACs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水平,临床实际就是,相较于“华法林+华法林抗凝检测”效果的不确定性,利伐沙班药物本身的稳定安全对于患者的获益更大。
静脉血栓患者(此处讨论非慢性期患者),一般在在院治疗结束后,应当使用较长时间的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复发。
抗凝时间一般是3-6个月,(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髂静脉支架置入或下腔静脉滤器未取出,或其它特殊原因,则需长期抗凝)
抗凝强度一般是华法林定期检测维持INR2-3(《华法林中国专家共识》),或利伐沙班说明书上的维持剂量。
如果使用华法林,请记得您的出院医嘱是“华法林+定期检测PT/INR,调整剂量维持INR在抗凝目标范围内”,定期检测维持INR稳定在有效范围内的华法林才能安全有效预防血栓事件发生,那么长的定语一定不能忘记了。
关于辅助用药。
辅助用药主要是消肿,原理多是降低静脉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静脉回流。
我院常用迈之灵、消脱止和地奥司明片等。
关于髂静脉支架或下腔静脉滤器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时是因为人体特殊生理结构——髂静脉压迫导致,具体可参考百度百科: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严重的Cockett综合征需要置入髂静脉支架解除血栓成因。
静脉支架置入能够解除因Cockett综合征导致的血栓,但是支架本身不对血栓的清除有任何作用,只是解除病因,后续血栓的治疗需要如上所述的药物治疗。
髂静脉支架置入后应长期抗凝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的并发症,下肢静脉系统中血栓脱落,经由下腔静脉回流至心脏,由心脏泵出后进入肺动脉,堵塞肺动脉主干及分支,造成肺栓塞,严重可致猝死。
下腔静脉滤器常规置于下腔静脉肾静脉段下端,目的是拦截下肢静脉中大块的脱落血栓,阻止其进入心脏及肺循环,下腔静脉滤器分为永久型滤器及可回收式临时滤器,在滤器留存于体内时,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预防滤器周围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本身不对血栓的清除有任何作用,只起到预防肺栓塞作用。
补充:下腔静脉滤器虽然是网状结构,但孔隙很大,只能够拦截大块的脱落血栓,预防“致死性”肺栓塞。细小的脱落血栓仍有穿越滤网孔隙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细小分支栓塞的可能。
这是由于静脉血流速缓慢,而下腔静脉滤器需长期放置于体内,作为金属异物的滤器本身有刺激血管壁产生血栓的风险,织网密集可能造成血流淤滞,血栓附着几率增大。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目的为预防致死性肺栓塞,临床风险为滤器周围血栓形成,考虑临床获益风险比,采用了能拦截大块血栓,同时能尽量不影响血流的大孔隙结构。
关于静脉取栓。
静脉取栓是比较早期的手术方式,现已经基本不再作为常规使用了,手术取栓对于血栓清除的效果显然远好于保守治疗包括插管溶栓,但是手术创伤大,对于静脉瓣膜等损伤也相对较大,故除严重髂股静脉血栓(股青肿)外已极少应用。
关于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血栓的大多数治疗,都会在血管内留存“陈旧性血栓”,陈旧性血栓的存在可能导致血流淤滞致血栓复发,也有在后期影响生活的情况存在。
最常见的表现是劳累后下肢酸胀不适,下肢肿胀,平卧休息或患肢抬高后可缓解。
所以一般建议患者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劳累工作时穿用医用弹力袜(一般二级压力即可,视具体情况遵医生建议),休息时可采取患肢抬高,夜间休息时可将床脚抬高或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静脉压力,促进肢体肿胀消退。
同理,医用下肢气压泵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该器械有家用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