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313|回复: 5

[分享]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康复,需要多久谢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5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5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情况,急性的话大概需要1-2周,康复办法有卧床休息,辅助抬高患肢以及抗凝治疗。
慢性就需要起码3个月以上,康复手段包括抗凝治疗、物理治疗、压力袜的使用还有其他辅助措施。
但康复后也不要掉以轻心,根据研究资料显示,血栓形成后尤其是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他们在将来发生血栓再次发作的风险会增加[1]。
这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残留血栓,后续诱发复发;也可能是患者本身三高尤其是高血脂,导致血液在下肢静脉中滞留,重新形成血栓[2]等。
因此,在康复后,咱们也需要进行一个长期的预防,阻止血栓的再次复发。这儿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最简单做到的两种方式
一、进行踝泵运动

踝泵运动是深静脉血栓的物理预防方式中最方便、经济、有效的方式。
这个动作能够借助肌肉的舒张与收缩,产生对血管的压力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踝泵运动是指踝关节的屈伸与环绕动作,其主要方法为:仰卧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面向自己缓慢勾起脚尖,保持10秒后脚尖缓缓下压,保持10秒后放松,此为一组屈伸动作,一天联系5-8次即可。
环绕动作则是脚以踝关节为中心做360度环绕运动,顺时针转一段时间,再逆时针转一段时间。



图源网络;侵删

2、疗理三高问题

前文提到三高尤其是高血脂会增加血栓形成与复发的一个危险,那么在日常生活就养成清淡些饮食习惯,做饭菜少放点油盐,日常多吃点蔬菜。
有条件每周或者各一段时间吃上一点海鲜尤其是深海鱼,尿酸高者不建议本条!
这是因为深海鱼中丰富的Omega-3可以促进血管清理。而血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当血液中血脂含量过高时,就会降缓血液流通速度,这些成分就会顺势沉淀,最后经过身体复杂的反应,与其他物质一起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但Omega-3中含有α–亚麻酸、EPA和DHA,特别是EPA、DHA,这两者能使血浆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能促进血液中脂肪(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3]。


而Omega-3这种物质主要来源于鱼油和磷虾油。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一辈人有吃鱼油降血脂的说法。
不过相较于鱼油,磷虾油的吸收利用率更高。
根据实验显示,紫一南极磷虾油的Omega-3为磷脂结构,能直接被小肠吸收,而鱼油的Omega-3为甘油三酯结构,需要被小肠储存在脂肪中,再利用吸收。这也导致南极磷虾油的生物利用度为95%~98%,而鱼油的生物利用度仅61%~64%[4]


且紫一南极磷虾油其他有效成分如虾青素可以延缓组织与血管衰老,营养更充分,呵护更全面。
<hr/>文献参考:
[1]Prandoni P, et al. The risk of recurrent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fter discontinuing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oximal deep vein thrombosis or pulmonary embolism.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1,626 patients. Haematologica. 2007;92(2):199-205.
[2]Tziomalos K, Athyros VG, Karagiannis A, Mikhailidis DP. Lipid-lowering agents and arterial thrombosis: evidence from clinical trials. Curr Pharm Des. 2009;15(1):36-45.
[3]Calabresi L, Donati D, Pazzucconi F, et al. Omacor in familialcombined hyperlipidemia: effects on lipids and low densitylipoprotein subclasses. Atherosclerosis, 2000, 148: 387-396.
[4]罗仁勇,曾永兰.天然虾青素软胶囊降血脂功能的实验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09,36(4):2.DOI:CNKI:SUN:XDYF.0.2009-04-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静脉血栓是较为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多数是由于长期卧床、外伤以及手术之后发生的。会导致血管腔内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影响血液的回流。
症状较轻者会影响生活以及工作,症状较重者会导致死亡。
如早期没有及时的诊断以及治疗,会留下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经久不愈的溃疡、下肢淤血性皮炎等。所以早期及时的诊断以及治疗,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愈后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深静脉血栓需要住院吗
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时期不同、部位不同以及严重程度不同,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早期有比较严重的堵塞出现青肿,是需要住院治疗的。住院治疗时能够得到系统的抗凝和系统的溶栓治疗。
有些病人有血栓脱落的风险,还需要放置下腔静脉的滤器防止肺栓塞。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急性期发作时,还可以安装清除血栓的装置来消除血栓,这些病人是需要住院治疗的。
当然如果是慢性期患者只有肢体肿胀,只需要使用抗凝的药物时,病人就可以回家治疗,不必住院治疗。


深静脉血栓要多久康复
不同时期的深静脉血栓,恢复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如果是急性期,一般需要治疗7~14天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就会得到缓解,肢体肿胀逐渐消退。
拦截血栓的滤器也不需要再使用,不需要住院就可以回家了。可使用药物来进一步的治疗,一般治疗的疗程是在三个月左右,但是不同病因、不同因素所造成的血栓,治疗的疗程也是不一样的。
在急性期没有诱因的情况下,是可以一下子去除的。如果是肿瘤病人或者是病因不能解除的患者,治疗的时期就会比较长,可能要6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自己有了下肢静脉血栓,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认真治疗,定期复查,就一定可以好转,甚至有些时候都不需要做手术都能恢复。
下面单独讲讲发现得了下肢静脉血栓之后的锻炼方法,这里我们推荐伯格运动。
伯格运动的要领主要有5点:
动作要领一,患者平卧在床上,左腿向上抬高45度,维持1-2分钟,然后交替抬起右腿向上抬高45度,维持1-2分钟,放松30秒。然后双腿一起抬高45度维持1-2分钟,放松休息1分钟。
动作要领二,坐在床边,双下肢下垂床边2-5分钟。
动作要领三,双脚向上屈伸,然后再向下屈伸5次为一组,休息30秒。
动作要领四,双脚向外屈伸,再向内屈伸5次为一组,休息30秒。
动作要领五,左脚以逆时针向外打圈,右脚以顺时针向外打圈,两脚一起旋转运动10次为一组。
将患肢放平休息2分钟后所有的动作重复练习5次。锻炼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如锻炼后次日感到不适,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或停止锻炼,以免加重症状;锻炼时也不要突然用力过猛,以防因锻炼导致身体损伤。
除了以上锻炼,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还要注意,尽量少站立,少走路,更要少负重。平时多运动踝关节、进行提踵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这里强调一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不必做过量的运动,平时要坚持一定的小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或原地不动等有氧运动。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常感到腿部局部有疼痛感,活动时加重。对于部分患者,平时可以穿弹力袜来缓解症状,睡觉时也可以将患侧下肢抬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种不明原因,导致小腿静脉回流,导致压力下降。静脉血栓形成时,患者会出现血液黏稠度升高,血小板增多,血液发生一些变化。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 具体有什么表现
  1、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时,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或其分支常受牵连,在静脉曲张的情况下也常发生。主要症状和表现为血栓发生的部位有明显的疼痛,外观可见明显的红肿低热,医生触诊后有痛感,周围会有可见的红肿。
  2、小腿静脉血栓形成,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患者小腿的深静脉。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一些经常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身上,也常见于手术后的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患者小腿肌肉的疼痛和压痛,使其在一系列活动后感到剧烈疼痛,足部背屈变得更加严重,但全身症状并不十分显著。
  3、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髂股静脉。产后女性比较常见,这种情况发病比较迅速。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全身性水肿,并出现明显的体温升高、浅静脉扩张、大腿内侧疼痛难忍的症状。


  4、深静脉血栓侵犯主静脉,可能导致其他静脉周围炎症,邻近淋巴管痉挛。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肺栓塞。
  对于静脉血栓,从解剖学上来说,可分为深静脉血栓和浅静脉血栓。对于浅静脉血栓,主要是大隐静脉血栓。一般需要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口服药物,促进静脉回流,局部物理冷敷,进行降温治疗。浅静脉血栓通常可以在一周左右缓解。如果需要完全切除,需要手术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期间,张强医生集团在线静脉病第三方诊疗意见(Virtual Second Opinion)收到某三甲医院住院部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求助。患者其中一个困惑的问题是:得了血栓,要一直躺在病床上吗?几天可以下地走?
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因为大部分的医生没有规范的血管外科专业背景,给出的答案自然五花八门。
有些医生会嘱咐患者卧床,避免活动小腿时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但矛盾的是,长时间卧床本身就是深静脉发生血栓的独立风险因素,同样可能增加肺栓塞的风险。
天平的两端,如何平衡?医学界到底有没有统一的说法呢?张强医生集团又是怎么做的呢?
医生在决定患者何时可以安全开始行走之前,必须清晰了解五个问题:

  • 患者是否正在接受规范的抗凝药物治疗?
  • 走动会使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增加吗?
  • 如果在行走中发生 PE,患者心肺功能是否能够耐受?
  • 继续卧床休息DVT 的风险是否继续增加,并增加肺栓塞及其它并发症的风险?
  • 患者在开始行走前,是否已经发生过肺栓塞?
国际上大部分临床研究证据表明,一旦开始使用规范的抗凝药物,患者的心肺功能良好,没有发生肺栓塞的情况下,就可以安全地开始行走。这意味着大部分患者可以在启动规范抗凝药物治疗后的 24 小时内就可以开始行走。
早期活动并不会增加单纯性 DVT 患者新发 PE 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更快地缓解与 DVT 相关的疼痛和肿胀。对于存在 DVT 危险因素的患者,尤其是高凝状态的患者,早期行走尤为重要。
许多发达国家在DVT门诊抗凝治疗方面也开展了很多年,即患者回家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凝治疗。张强医生集团门诊治疗的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也没有出现经证明的肺栓塞事件。这为患者早期活动提供间接的支持证据。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深静脉血栓已经出现肺栓塞的患者,早期活动要尽量避免,其发生急性 PE 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另外,医学界对于DVT患者多长时间可以进行更剧烈的运动还缺乏临床数据
最后总结一下:接受适当抗凝治疗的 DVT 患者可以考虑早期下床活动,前提是他们有足够的心肺储备并且没有 肺栓塞的证据。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患者在最近诊断出 DVT 的情况下开始剧烈运动的安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