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针对艾滋病的基因编辑治疗技术探索,这个就更靠谱: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邓宏魁等人于2019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题为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HIV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的论文[2]。
该研究就是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了CD34阳性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HSPCs)的CCR5基因,使这些干细胞/祖细胞分化产生的淋巴细胞不存在CCR5分子,也就不会被HIV攻击。
HIV-1 most commonly uses the chemokine receptors CCR5 and/orCXCR4 as co-receptors to enter target immunological cells【1】.
甚至,缺了这俩,HIV依然可以感染(真是逆天了)
Even without the availability of either co-receptor (even CCR5), the virus can still invade cells if gp41 were to go through an alteration (including its cytoplasmic tail) that resulted in the independence of CD4 without the need of CCR5 and/or CXCR4 as a doorway【2】
对了,你真的想夸基因编辑,想表彰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我给你列个list,要拜也得拜真神啊
2020年诺贝尔奖揭晓,法国科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和美国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获奖,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生物和医学我是门外汉,就说一个小细节:贺建奎团队基因编辑项目的「知情同意书」,就存在明显的无效条款。
该协议提到,项目团队并不承担造成母亲或者婴儿感染 HIV 病毒的责任,母亲感染 HIV 的风险完全由志愿者自身承担。而根据当时的法律(《民法典》还没实施,要看《合同法》),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
说得直白些,这一实验建立在了一份不折不扣的霸王条款基础上。
而实验本身,也违背了由科技部与原卫生部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