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1. 销售的结果是业绩,谁应该为销售结果负责?答案是销售团队的高管,越是高级职位,越应该承担最大的业绩责任。
2. 销售的过程是执行,谁应该为销售过程负责?答案是销售团队的基层,越是低级职位,越应该承担最大的执行责任。
概括一句话:销售团队职位由低到高,业绩考核越来越重,执行考核越来越轻。
<hr/>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某企业根据年初规划,1月份给A省的省总下达销售(把企业的货卖给经销商)任务1000万,省总将任务分解到下面10个办事处,办事处经理领任务后分配给区域主管,主管将分销(把经销商仓库货卖给网点)任务分配下属业务代表。

很多企业十几年都这样干,但现在似乎不灵了,出现最多的问题是基层作业的业务人员招不到了,现在市场上作业的人员大多还是80后,拜访了几个品牌商主管,均表示基层存在严重断档现象,90后的人很少入行快消品。
调查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压力太大,占比超过60%,二是收入不理想,占比约30%,三是工作比较累,占比约10%。
为什么影响90后入职快消品最大的障碍来源于压力?我感觉关键是考核因素。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辛勤”领导,本质上就是把业绩层层加压,最后传递给了基层业务。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我们以办事处经理为基本单元说明。假如办事处经理张三分配到了100万任务,那么他就应该规划出这100万如何完成?
第一步按照历史数据将100万分解为每一个产品品项;
第二步将产品品项指标分解到每一个主管;
第三步将每一个主管的品项指标继续拆分为过程指标(李四主管分到20万任务,这20万任务由15万产品a和5万产品b构成,要想完成15万的产品a至少需要做400家冰柜陈列,200家割箱陈列,300家货架陈列);
第四步,主管将过程指标和资源分配下放到业务员(王五业务员接到的指标本月必须达成100家冰柜陈列,80家割箱陈列,60家货架陈列)。
整体的考核体系就变成了:办事处经理为业绩达成负责,他需要思考下属为他干什么工作才能完成他的业绩,然后将思考结果下放到主管(此时主管考核的是过程后的结果),业务考核就是过程执行。
结果有4种情况:
一是过程指标完成,业绩没有达成。说明办事处经理为分解业绩而思考的过程指标有问题,按照他说的办法干就无法完成任务,业务员奖励,办事处经理处罚,省区连带(把关不严)。
二是过程指标完成,业绩达成了。说明办事处经理思考成熟,省区指导到位,业务执行给力,三者均奖励。
三是过程指标未完成,业绩没有达成。说明过程指标的制定无法落地或者执行团队态度&技能等等有问题,需要复盘思考,也需要省总协助解决。
四是过程指标未完成,业绩达成了。说明办事处经理过程指标制定偏高或者团队在吃老本、弄虚作假、其它突发事件影响业绩等等,这个时候需要省总高度重视。
总结:销售团队的考核因素,作为业务,我只要按照主管的要求把过程做好,就是合格的,销量与我关系20%即可;作为主管,我只要带领业务员把经理下发的过程指标综合完成,就是合格的,销量与我的关系40%即可;
作为经理,我需要把业绩指标转化为过程指标,为我的业绩保驾护航,销量与我的关系不低于60%;作为省总我需要给到经理业绩参考意见、审核过程指标是否合理,销量与我的关系不低于80%。
这也就是我提倡的:销售团队职位由低到高,业绩考核越来越重,执行考核越来越轻。我们不需要业务人员承担太多的业绩压力,端正态度,把过程干好,当然我们也不允许销售管理层用身体的“勤劳”掩盖思维的“懒惰”,确保销售团队良性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