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UID
Email
密码
记住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辅助访问
收藏本站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社区
资讯
会议
市场
产品
问答
数据
专题
帮助
签到
每日签到
企业联盟
人才基地
独立实验室
产业园区
投资机构
检验科
招标动态
供给发布
同行交流
悬赏任务
共享资源
VIP资源
百科词条
互动话题
导读
动态
广播
淘贴
法规政策
市场营销
创业投资
会议信息
企业新闻
新品介绍
体系交流
注册交流
临床交流
同行交流
技术杂谈
检验杂谈
今日桔说
共享资源
VIP专区
企业联盟
投资机构
产业园区
业务合作
投稿通道
升级会员
联系我们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小桔灯网
»
社区
›
A、行业资讯区
›
行业研究
›
基因检测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综述
图文播报
2025庆【网站十二周
2024庆中秋、迎国庆
2024庆【网站十一周
2023庆【网站十周年
2022庆【网站九周年
2021庆中秋、迎国庆
返回列表
查看:
7316
|
回复:
0
[产业观察]
基因检测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综述
[复制链接]
千姿百态
千姿百态
当前离线
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
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雷达卡
发表于 2017-3-1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中国为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在每年约1600万的新生儿中,先天性致愚致残缺陷儿童总数高达90万。
仅唐氏综合征一项,中国各地政府每年就要支付82亿元左右的经费,用于患儿的医疗和社会救济,存活下来的出生缺陷儿童多为终生残疾或智力障碍,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所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痛苦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从2011年至2013年5月,在国内进行的总样本数超过20万的临床检测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准确率的确达到了99%以上,远高于传统血清或B超等唐氏综合征产前检测技术的60%-81%。社会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刚性需求,带来了不小的市场空间。
基于现状,基因检测包括第三方检验的路很难走,甚至很难生存,中国的医疗体系,诸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难以市场化导至的资本压力,困难太多太多,但如果把眼光放的更为长远,这条路必须走,必须坚持,因为这就是方向就是未来,熬过了万里长征的苦难,迎来的将是插满神州的红旗。
政策导向
从近日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发布“国卫办妇幼发【45】号”重要文件:《关于规范有血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1.政府对基因检测的态度明确,套路清晰:有实际需求,有大规模应用前景,现实中在偷偷摸摸开展的项目,先以试点形式限制起来、规范起来,等到时机成熟再取消限制,通过制定准入规则、加强监督,实行大规模市场化应用。昨天基因君还和业内人士开玩笑,对于肿瘤液体活检的试点政策估计也快了,当然肿瘤液体活检相对于NIPT技术上还需要继续完善,需要做的基础研究会更多,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但路径是很清晰的,应用一个、规范一个,一旦成熟,随即放开。
2.《关于规范有血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很明确一点,建立以产前诊断机构为核心,以产前筛查机构为采血点、以具备能力的医学检验所为检测单位,鼓励医疗机构与检测机构合作,结合《卫计委发布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通知》,政府希望医疗机构做医疗,检验机构做检验,支持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的意思很明确。
3.第三方检验受益于医改配套政策的效力将逐步显现:
《第三方检验最大的障碍:医院结构差异是导至国内检验外包比例低的主要因素》中已经指出,中美日三国之所以检验外包市场差异巨大,根本原因就是医疗机构的差异性,中国目前公立医院大而全,占据绝大多数就医来源的情况下,中国的第三方检验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反观日本的医院结构以一般诊所为主,大型医院的数量占比很低,同时日本对于大型医院的定义与国内存在极大差 异,医疗设施能容纳 20 人以上即称为大型医院,一般诊所为 19 人以下,这和国内一般医院动辄几百张、上千张床 位的情形大相径庭,所以日本的医疗资源是很分散的,这就能合理地解释为何日本医学检验项目外包的比例高达将 近 70%。
市场层面
对于基因检测和精准医学的质疑,主要是归结于没有做好基础性数据累计,急于将不成熟的产品应用于市场。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拔苗助长有害无益,不管是科学家、企业家还是投资人,需要更多一点耐心,更多的去夯实基础层面,既然已经起航,就不要寻求速度冒着风暴,稳稳当当的到达彼岸最好。
临床应用和市场化推广中存在的问题,除了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监管,更多的是行业自身的自我净化能力。这里就要提到泡沫的问题,基因检测行业整体还没有泡沫,泡沫来自于同质化严重,毕竟离市场越近越有机会。但从另一个层面思考,这种同质化反而不是坏事,集中火力攻击一个快要成熟的项目,自然就会出现竞争,但竞争会加速某一个项目快速成熟。把现在的医疗市场比作一个蓝海,那精准医疗就是一个红海,当一个个成熟项目渗透进蓝海,最终整个蓝海都被染红,无数的企业就在这一点点的前进中发展起来。
当初无创产前就始于混乱,如今已经堂堂正正,可以说这对于任何一个有巨大价值和应用前景,但技术上不成熟的行业是一个必须经过的过程,有阵痛最后才会呱呱落地,指望一个孩子生下来就会跑就懂事,不大现实,他会调皮会闯祸,但最终会长大成人。
医疗行业需要更为严谨和认真,第三方检验需要比医院检验科更为严格和苛刻的质量才会发展,那些只想着抢占市场,用低价祸害行业的企业终将被淘汰。价格和质量优于现有体系,具备取代现有公立医院检验科的实力,是第三方检验发展的重要因素,否则政府再怎么支持引导,市场也不会移向第三方。
基因检测是第三方检验取得现有医疗体系市场转移的排头兵尖刀连,第三方检验的春天不是从金域开始,不是从艾迪康开始,是从基因检测开始:
1.原有的第三方检验人才、硬件等各方面其实和公立医院检验科相比,不具备任何优势,尤其是人才更不具备优势,使得第三方检验无法取得医院的足够信任,再加上低价劣质扰乱市场的行为,更使得第三方检验缺乏市场化的市场,更多的是非市场化的市场。但基因检测则完全不同,基因君所认识的基因检测企业从创始人到技术人员,博士比比皆是,生物行业翘楚也大有人在,再加上资本的亲睐,硬件设施得以完善。这使得基因检测具备了医院检验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有效地掌握了技术和品质的制高点。基于信任角度的市场化市场转移将会逐步形成,除了大型研究型公立医院,绝大多数的基因检测市场最终将会拱手给第三方检验。
2.随着第三方基因检测切入公立医院,因为一般性公立医院检验科不能自我掌握最先进的前沿应用,失去了技术前进的能力,人才会逐步流失,检验能力和水平会逐渐降低,最终成为政策之外的一个反作用力,加速中小医院检验外包,实现真正基于需求层面,而非价格、关系层面的市场化。当医生和患者不断接触接受来自于第三方的检验结果时,不可逆的事实就慢慢形成。
总之,着眼现实,困难重重,展望未来,前景无限。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认准方向,坚定信心,强化基础工作,做好人才建设,加强品质管理,在一点点的前进中,认真做好自我准备,向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性价比高,品质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行业信任度和口碑,承担医改的重要角色,最终迎接历史赋予的重任
来源:非正常基因
楼主热帖
小桔灯网业务合作须知!
如何注册小桔灯网VIP会员?
梦碎IPO,与资本唱反调,IVD企业炸雷了
[
同行交流
]
Northern Blot原理及实验步骤
[
Western Blotting技术
]
我想做蝴蝶标本,在蝴蝶还活着的时候怎么完整的杀掉它呢?
[
标本处理
]
如何看待鱼跃集团回应 94 元血氧仪涨到 299 元,称「货源紧俏,系商家自行定价」?
[
血球仪器
]
2022年10月中国血细胞分析仪市场分析与展望(完整版)
[
血球仪器
]
预测蛋白结构的准确率是如何量化的,冷冻电镜和alphafold的准确率分别如何?
[
特定蛋白分析
]
免临床试验体外诊断试剂目录更新了,新增了这些品类→
[
同行交流
]
Cell Reports Medicine|北师大舒妮团队发文综述AI赋能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精神疾病精准医学中的应用
[
液体活检技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官方推荐
/3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参与交流!
网站定期开展行业相关话题互动交流活动!对认真参与讨论的桔友将有金桔奖励!欢迎参与。
查看 »
IVD业界薪资调查(月薪/税前)
长期活动,投票后可见结果!看看咱们这个行业个人的前景如何。请热爱行业的桔友们积极参与!
查看 »
小桔灯网视频号开通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视频号!
查看 »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业务合作
-
投稿通道
-
友链申请
-
手机版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08-2024
小桔灯网
(https://www.iivd.net)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宇翼科技
浙ICP备18026348号-2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599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