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首先,集采当中政府方是典型的垄断者,垄断者不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去压价本身就是不符合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我劝某些攻击集采的人最好把火力集中到药品质量上,因为集采省下的钱是大家自己交的医保钱,除非你不交医保,否则集采的的确确是在想办法给我们省钱。
其次,医疗行业是存在十分强烈的信息不对称的,最典型的你得病了医生让你吃什么药你敢不吃吗?你为什么吃,因为你完全不懂,同样药品的生产谁懂?别的信息不提供,价低者得有什么问题?当然我不否认,价低者可以做手脚,降低疗效,那么正确的做法是请专业的人来检查疗效,不合格就不验收不给钱?什么,你用这个价格生产赔钱?那当初为什么你要投标?这只是集采制度不完善,而不是集采制度不对。
第三,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前医院和医药公司干了多少混账事大家心知肚明,集采不好,那医院和医药公司勾结起来就好了?当然在当时的制度下这是必然的结果。
第四,药品价格和质量的平衡本身就需要成本实现,这是医学专业的范畴,医生觉得有问题说出来是好事,国家也派人来查,这本身就是查漏补缺之举,倒是一味只会评论药品质量差把集采骂个狗血淋头的人对我们的医保资金的利用做过哪怕一丝的积极贡献吗?
另外,不要指望医生的道德,因为这本身就是不符合理性人假设的,我说这话不是攻击医生群体,而是说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应该都是假定包括医生在内的所有人都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集采的药质量不好,医生发现治不好病,从维护自身声誉的角度考虑,当然要出来发声。其实西方的实践已经证明,即使你用集采,医药成本可能也省不了多少,最简单的,即使集采的药都是合格的,医生推荐你说别的药更好,你买不买?你这个病要上CT,你查不查?而且你不要指望通过标准流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医疗是高度信息不对称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你很难要求医生都按同一套标准来做,事后反查且不说成本多高,就是把病情搞清楚都不一定能做到。而我国现在就有这个趋势,很多病现在要求控制成本,相当于把责任全部推到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身上,现在好了,基层医生开药畏首畏尾,实在不行推荐去大医院,这其实都是在推卸责任,转嫁成本,而且会让基层医生越来越难做,可能未来就没人愿意去做医生了。
集采再有问题,它也是一个态度,就是要控制医疗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费用。既要又要固然很好,但是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其实很难做到,要是回到以前,那医药勾结,医保基金霍霍完了事就难道真是我们的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