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文章

图文播报

查看: 962|回复: 5

[分享] 集采药的疗效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4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陆有奖并可浏览互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
集采药疗效引起社会关注,成为近段时间社会舆情热点,说明部分国产药物疗效不佳甚至没有疗效是不争的事实。集采药事关每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出发点是关键。如果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药品质量把关就不难做到。不缺对药品药效的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对大规模大批量集采的药物和医疗器械进行测试,以数据为依据即可。如果以节省医保支出为目的,那就本末倒置了,而且长此以往人们投保意愿必然下降,投保率更低,医保资金不足将会陷入恶性循环。

———————转自微博@刘耘博士———————-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338602647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从这一点能看出中国医生道德观,你开点无效中成药赚点小钱搭配西药美滋滋,真搞成低疗效或者无疗效药看不好病那是真急了。所以抨击集采西药也不提中成药。你一个西医开中成药就算按药典开也是很搞笑的事情。毕竟辩证都不会,完了中成药这东西塞淀粉加西药太正常了。中药不辩证吃是副作用所以只能降量 降量就是无效。
还有现在医保也是畸形怪胎,完全是没钱了才会用政策倒逼市场。各位自己保重,学点保健尝试,和药典,给自己看看病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生在实际临床或是门诊过程中,发现药效有问题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是有责任如实汇报这些问题。这样药厂才能根据不良反应的反馈,或整改或召回,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如今主任的反馈却不得不上升到了政协提案, 更有甚者还有所谓的大V群起攻之,问题出在哪里? 是不是监管部门的失责更应该追究?
其实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个人有不良反应也可以经医生上报,或自己上报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第二节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

  第十九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主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获知或者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当详细记录、分析和处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见附表1)并报告。

  第二十条 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应当报告该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其他国产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第二十一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第二十二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获知的死亡病例进行调查,详细了解死亡病例的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诊治情况等,并在15日内完成调查报告,报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第二十三条 个人发现新的或者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向经治医师报告,也可以向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当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必要时提供相关的病历资料。

  第二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对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审核和评价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他报告的审核和评价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集采当中政府方是典型的垄断者,垄断者不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去压价本身就是不符合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我劝某些攻击集采的人最好把火力集中到药品质量上,因为集采省下的钱是大家自己交的医保钱,除非你不交医保,否则集采的的确确是在想办法给我们省钱。
其次,医疗行业是存在十分强烈的信息不对称的,最典型的你得病了医生让你吃什么药你敢不吃吗?你为什么吃,因为你完全不懂,同样药品的生产谁懂?别的信息不提供,价低者得有什么问题?当然我不否认,价低者可以做手脚,降低疗效,那么正确的做法是请专业的人来检查疗效,不合格就不验收不给钱?什么,你用这个价格生产赔钱?那当初为什么你要投标?这只是集采制度不完善,而不是集采制度不对。
第三,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前医院和医药公司干了多少混账事大家心知肚明,集采不好,那医院和医药公司勾结起来就好了?当然在当时的制度下这是必然的结果。
第四,药品价格和质量的平衡本身就需要成本实现,这是医学专业的范畴,医生觉得有问题说出来是好事,国家也派人来查,这本身就是查漏补缺之举,倒是一味只会评论药品质量差把集采骂个狗血淋头的人对我们的医保资金的利用做过哪怕一丝的积极贡献吗?
另外,不要指望医生的道德,因为这本身就是不符合理性人假设的,我说这话不是攻击医生群体,而是说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应该都是假定包括医生在内的所有人都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集采的药质量不好,医生发现治不好病,从维护自身声誉的角度考虑,当然要出来发声。其实西方的实践已经证明,即使你用集采,医药成本可能也省不了多少,最简单的,即使集采的药都是合格的,医生推荐你说别的药更好,你买不买?你这个病要上CT,你查不查?而且你不要指望通过标准流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医疗是高度信息不对称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你很难要求医生都按同一套标准来做,事后反查且不说成本多高,就是把病情搞清楚都不一定能做到。而我国现在就有这个趋势,很多病现在要求控制成本,相当于把责任全部推到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身上,现在好了,基层医生开药畏首畏尾,实在不行推荐去大医院,这其实都是在推卸责任,转嫁成本,而且会让基层医生越来越难做,可能未来就没人愿意去做医生了。
集采再有问题,它也是一个态度,就是要控制医疗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费用。既要又要固然很好,但是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其实很难做到,要是回到以前,那医药勾结,医保基金霍霍完了事就难道真是我们的福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是大厂生产的集采药,效果不说100分嘛,至少80分是有的。
而且很多国产仿制药在集采前已经被广泛使用,临床上是没有问题的
倒霉就倒霉在集采药的低价中标模式让大量B证公司中标了,而且还是低于成本价格中标
这就是恶意倾销啊,哪怕是质量过关也是不行的(赔本买卖是不可能持久的,不符合市场规则)。而且每个省市可选的集采药也是唯一的,很多医院必须替换一个原先完全没用过的公司产品。口服药就算了,好歹还有个体内吸收过程,问题没那么快呈现。但针剂这种东西是很有讲究的,效果&不良反应如果不能把握那是会出事的,现在反应最多的其实就是麻醉药,肌松不了,麻醉深度不够,镇痛不行,这个做手术多吓人,关键时刻术中知晓,病人动了一下,那会出医疗事故啊!
集采规则是得改了,等待下一次集采的规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5-3-14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集采和仿制药质量是两件事。
仿制药是有标准的。质量达不到,是药品监管问题,不是集采问题。如果药有问题,偷工减料什么的,那应该对厂家严厉惩罚!
集采是和欧美日接轨。欧美日都是集采,都是由企业或医院的实际控制人集采。绝对不允许医生插手集采。中国公立医院的实际控制人是政府,显然应该由政府集采。
不知为啥,集采这事,那伙人忽然不喊和国际接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2/3 下一条

IVD业界薪资调查(月薪/税前)
IVD业界薪资调查(月薪/税前)
长期活动,投票后可见结果!看看咱们这个行业个人的前景如何。请热爱行业的桔友们积极参与!

查看 »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