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2082|回复: 5

[分享] 构建载体时如何选择蛋白标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蛋白标签(Protein Tag)指与目的蛋白融合表达的蛋白或多肽。多样化的标签适配不同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提高目的蛋白稳定性和溶解性,便于目的蛋白的纯化、检测、示踪等。常见的标签包括DYKDDDDK(结合Flag®标签)、His、GST、GFP、RFP、Myc、HA和Ubiquitin tag等。
标签抗体(Tag Antibody)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结合对应的标签融合蛋白,通过检测或纯化带有相应标签序列的融合蛋白,籍以分析靶蛋白的功能、定位和结构等。
1 标签/标签抗体选择指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标签及其抗体呢?如果确定标签融合在目的蛋白的N端或者C端呢?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

如需对目的细胞/蛋白/亚结构等进行定位/示踪,可以选择荧光标签;如需增加目的蛋白溶解度和纯化效率,可以选择亲和标签;如需对目的蛋白进行免疫分析,可以选择多肽标签。
(2) 根据蛋白特性选择

首先需要了解蛋白本身的结构和折叠方式,以及蛋白的功能,避免标签蛋白的干扰和互作。可以参考数据库、文献和资料。若无参考,可考虑在N端及C端均添加标签蛋白。
(3) 根据标签蛋白大小

短肽/小标签对目的蛋白的干扰和影响较小,适合功能研究;部分情况大标签能促溶和帮助折叠,适用于目的蛋白结构研究。
标签根据性质和用途可分为三类:多肽标签、亲和标签和荧光标签。
多肽标签往往是短肽,常用于WB、IP和CoIP。最常用的多肽标签有DYKDDDDK(结合Flag®标签)、His、HA等。
亲和标签可增加蛋白溶解度,用于重组蛋白的纯化,如GST、MBP等。
荧光标签可用于细胞或体内定位、示踪/动态成像,最常用的荧光蛋白有GFP、eGFP、RFP、mCherry等。
下面小P就按照不同种类进行详细介绍。
2  多肽标签

(1)DYKDDDDK tag

DYKDDDDK(结合Flag®标签),是一种常用的亲水性多肽标签。常构建与目的蛋白的N端或C端。载体中构建的Kozak序列(-GCCACC-)有助于提高蛋白的翻译和表达,特别是表征新的、低丰度或免疫原性差的蛋白时。
它的分子量小(8个氨基酸,1.0kDa),不会对重组蛋白中的表位和结构域进行遮挡,不会干扰目的蛋白的功能和性质,可以更好地进行下游研究。由于其亲水性,DYKDDDDK多肽常位于融合蛋白的表面,更容易与抗体结合以及被肠激酶切除。在免疫沉淀实验中,3个串联的DYKDDDDK多肽序列表现出更显著的效果。
常用于WB、IP、FC等实验中。
常见应用场景:



IP analysis using DYKDDDDK Fab-Trap® (Binds to FLAG® tag epitope, ffa) followed by WB

图注:使用DYKDDDDK Fab-Trap®(结合Flag®标签,货号:ffa)对HEK293T细胞裂解物进行免疫沉淀(IP)。使用DYKDDDDK标签抗体(结合Flag®标签,货号:20543-1-AP)对样本进行WB分析。L:蛋白marker(货号:PL00001) I: Input, FT: Flow-Through, E: 使用3xDYKDDDDK-peptide (货号:fp)进行洗脱。
(2)His tag

His由6-10个组氨酸残基组成,是亲和纯化和结合测定常用的多肽标签,其中6*His最为常用。可插入目的蛋白的N端或C端。组氨酸残基侧链与金属离子(镍、钴、铜等)之间具有特殊的相互作用,可用于固定化金属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也可用于蛋白-蛋白、蛋白-DNA互作研究。
His分子量约为0.8kDa,一般不会影响目的蛋白功能。同时His可用于多种表达系统,纯化条件温和。也可与其他标签一起构建双亲和标签。
常见应用场景:



WB, IP and IF analysis using 66005-1-Ig. 图注:使用His抗体(货号:66005-1-Ig)对6*His'标记的融合蛋白进行WB分析(上),对HEK293T细胞裂解物进行IP(下左)和IF(下右,红色His,蓝色DAPI)分析。

(3)HA tag

HA标签(氨基酸序列:YPYDVPDYA)是来源于流感病毒表面糖蛋白(即血凝素)的多肽标签,已被广泛应用于表达载体中。其分子量为1.1kDa,对目的蛋白的空间结构、生物活性及空间分布影响较小。
常见应用场景:



IP analysis using HA-Trap Magnetic Agarose (atma) followed by WB

使用HA-Trap Magnetic Agarose(左,货号:atma)对转染/未转染TOM70-HA的HEK293T细胞裂解物进行IP分析。HA-Trap Magnetic Agarose可对靶蛋白进行更“clear”的pull-down,无重链和轻链干扰。I:input,FT:Flow-Through,B:Bound。
(4)Myc tag

Myc标签(氨基酸序列:EQKLISEEDL)是来源于原癌基因c-Myc表达产物的多肽标签,分子量1.2kDa。构建在目标蛋白的N端或C端,以便对目的蛋白进行分离或检测。可用于WB、IP和FC等实验中。
常见应用场景:



IP analysis using Myc-Trap® Agarose (mta) followed by WB图注:用Myc-Trap® Agarose(货号:mta)对Myc标记蛋白进行IP分析。I:input,FT:Flow-Through,B:Bound。

(5)V5 tag

来源于猿猴病毒5(Simian virus 5,SV5)P蛋白和V蛋白的多肽序列。为14个氨基酸(1.4 kDa)(GKPIPNPLLGLDST)。有时V5标签可与His标签结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哺乳动物系统中可能出现交叉反应。



V5 tagged fusion protein (20ng/lane) subjected to SDS PAGE followed by western blot with 14440-1-AP at different dilution

(6)S1 tag

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多肽序列(9个氨基酸,1.0 kDa,NANNPDWDF),该标签广泛应用于各种蛋白质表达系统。



WB analysis of Recombinant protein using 66165-1-Ig (S1 tag Antibody)

3 荧光标签

(1)GFP tag

绿色荧光蛋白标签(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27 kDa)。来源于维多利亚发光水母。与目的蛋白融合表达时,GFP作为报告蛋白,用于实时显示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细胞/亚细胞定位等。同时,GFP具有不受细胞内其他产物干扰的优势。
GFP抗体也可识别GFP变体,如S65T-GFP、RS-GFP、YFP、CFP和eGFP等。
常见应用场景:



HeLa cells transiently expressing Mannosidase II-EGFP were immunostained with GFP recombinant antibody(gfms)

(2)mNeonGreen tag

mNeonGreen(27 kDa)来源于dLanYFP,是目前亮度最强的单体绿色或黄色荧光蛋白之一。由于它与其他常用荧光蛋白的序列同一性非常小,因此mNeonGreen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靶标,并且可与水母衍生、珊瑚衍生的荧光蛋白一起适用于IF、IP、CoIP等实验。



Immunostaining of HeLa cells transiently expressing mNeonGreen fused to Actin Chromobody (green) with 32F6 anti-mNeonGreen antibody (red)

(3)RFP tag

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来源于海葵。在绿光激发时发出红光。与GFP相同,与目的蛋白融合表达时,RFP充当报告蛋白,量化表达水平或将定位可视化。RFP抗体可检测eqFP611和eqFP578谱系的RFP。
常见应用场景:



对表达不同荧光蛋白的HeLa细胞进行免疫染色。一抗:pan-RFP (pabr1),二抗:山羊抗兔。上行显示荧光蛋白的信号,细胞核为青色。下行显示了使用 pan-RFP抗体进行免疫染色的信号,细胞核为青色。

(4)mCherry tag

来源于海葵,源自mRFP1.5(dsRed变体),是第二代单体红色荧光蛋白(27 kDa),亮度和光稳定性相较于第一代有提升(对 N 端融合的耐受性更强,并且光稳定性比mRFP1高十倍以上)。



IF Staining of Transfected HEK-293 using 26765-1-AP

4 亲和标签

(1)GST tag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种26kDa的亲和标签。GST不仅能增加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还能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起到提高表达量的作用。因GST与谷胱甘肽的结合特性,常用于蛋白的亲和纯化。大多数情况下,GST融合蛋白完全或部分可溶。
如需去除GST,可用位点特异性的蛋白酶切除。
常见应用场景:



IP analysis using GST-Trap Agarose (sta) followed by WB. 图注:用GST-Trap Agarose(货号:sta)对GST进行IP和WB分析。I:input,FT:Flow-Through,B:Bound。

(2)MBP tag

麦芽糖结合蛋白(Maltose-Binding Protein,MBP)来源于大肠杆菌(43 kDa),因MBP与直链淀粉的结合特性,常用于蛋白的亲和纯化,以提高目的蛋白表达量和溶解度。MBP序列N端如含有信号肽,适用于毒性蛋白的表达纯化,一般添加至N端。



IF Staining of Transfected cells using 66003-1-Ig (66003-1-Ig)

5 标签及标签抗体常见问题

(1) 标签加在N端还是C端?

将标签蛋白加在N端还是C端,需要根据目的蛋白的特性和实验目的。如目的蛋白难表达、分子量较小易被降解时,可以选择加在N端,以提高其稳定性,也对其免疫原性影响较小。如目的蛋白是分泌蛋白或膜蛋白,在分泌到高尔基体的过程中,N端的标签易被酶剪切掉,因此标签可选择加在C端。
(2) 标签需要切除吗?

为了不影响后续实验,通常会通过一定方法将标签去除。如在构建载体时,标签蛋白和目的蛋白之间加上蛋白酶识别位点,表达纯化后通过蛋白酶切去除标签,得到不含表情的目的蛋白。
但是如标签较小,免疫原性也很弱,一般不用切除;若不影响后续实验,也可以不去除。大的标签,如GST、MBP、SUMO标签等,需要切除。常见的蛋白酶有胰蛋白酶(识别位点:Lys和Arg残基的羧基侧),胰凝乳蛋白酶(识别位点:Tyr、Phe和Trp残基的羧基侧),SUMO蛋白酶(识别位点:SUMO三维结构)。
(3) His标签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His标签一般加在目的蛋白C端,好切除并对目的蛋白影响微乎其微。在C端His标签后可增加终止密码子,防止多余的氨基酸影响His标签的空间构象,从而影响组氨酸残基侧链与镍之间特殊的相互作用。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可能会问了,标签选择好了,我们怎么更好进行蛋白实验呢?好问题!下一步就要交给优质的标签抗体了!标签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特定标签,并对其鉴定与纯化,以达到研究的需求。Proteintech可提供常用标签的兔多抗、鼠单抗、重组兔单抗以及HPR、Biotin、FITC、CoraLite®染料系列的标记抗体,此外还有Chromotek®特色标签抗体——纳米抗体可供选择。希望能够对您的实验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蛋白Marker定义和用途
蛋白Marker:即蛋白分子量标准,是一些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的混合物,像“尺子”一样用来指示蛋白质条带的大小。
在Western Blot过程中,分子量Marker就像个螺丝钉一样虽然是其中小小的一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细节对实验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Marker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指示蛋白条带所对应的分子量大小,只有标准量精确无误了,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除此之外,蛋白Marker还有显示转膜是否成功、以及蛋白在凝胶上的电泳程度等作用,因此选择正确的蛋白Marker也是Western Blot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蛋白Marker的分类
总体来说,目前最常用的蛋白Marker分为非预染蛋白Marker和预染蛋白Marker。

非预染蛋白Marker

是几种已知分子量并纯化好的蛋白质预混液,方便不同大小的蛋白比较。非预染的Marker使用上不如预染Marker好用,因为电泳过程中完全看不到,电泳结束后经过蛋白染色后才能起指示作用,无法在实验过程中起预示参照作用,属于“后知后觉”型的。但是由于蛋白没有附带染料分子或者是标记分子,所示大小正好是蛋白原本的大小,所以比较准确,可以精确判断蛋白大小。




预混的Marker通常有几条带加倍浓度作为指示,因为混合的条带越多,越不好记,谁知道哪条是那条!数到眼都花了。所以当看到特别浓的那几条标志带就记得是哪里了。不过要记得,小带通常都不那么容易看清楚的。在选择上来说,当然是选择其中至少有一条条带和自己的目的蛋白大小相近的最好,越近越好。

预染蛋白Marker

预染蛋白Marker是纯化好的一些蛋白,通过与染料共价耦联后混合在一起,在电泳过程中或者转膜时可以直接观察到。
预染蛋白Marker的出现方便了我们的实验,这种蛋白分子量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在电泳时、电泳后,以及转膜后监测电泳情况和估计迁移率——比如,已知垂直电泳最佳分辨区域大约在胶的2/3处,如果使用预染Marker就可以预测目标蛋白进入最佳分辨区时停止电泳以得到最佳分辨效果;如果观察到Marker电泳异常也可以及时终止电泳;另外在Western Blot转膜以后可以直接观察蛋白转膜是否完全,还可以在膜上标记蛋白分子量,所以吸引了许多实验室人员购买预染蛋白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预染蛋白Marker与染料共价耦联,所以在不同的缓冲条件下电泳时迁移特性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可能导致一些偏差,所以不太适合精确定位蛋白——不过多数情况下Marker的条带未必能和我们的目标蛋白完全一样,我们得到的也不过是一种相对Marker指示的参考大小,最后都需要Western来定性,所以如果不是要区分大小相近的条带,预染Marker还是很好用的,而且也可以和未染色的蛋白标准一起使用。

预染蛋白Marker的分类
预染蛋白Marker又分:单色预染和多色预染,单色预染蛋白Marker通常会利用其中某些条带加倍浓度加深某些条带的粗细,来提示其大小的,方便我们快速记忆和区分各个条带的大小。而彩色蛋白Marker则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就更加好辨认啦。而且如果沉闷的电泳实验中跑出多彩的彩虹Marker,此时心情想必会愉快一些!




除了上面介绍的,市面上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蛋白Marker:如荧光蛋白Marker、生物素化Marker、显影蛋白Marker等…。
此外,蛋白Marker按分子量范围又分为高分子量、低分子量、宽分子量几类。检测大分子量蛋白经常使用到高分子量范围Marker,检测小蛋白甚至是一些多肽常会用到小分子量范围Marker。如果从整个实验室考虑,选宽分子量、条带分布比较均匀的Marker,这样你的蛋白无论在哪个区间都容易判断。

Marker的一些问题

一、marker一定要都跑出来吗?
比如说说明书上市7条带,其实跑出6条带是正常的,可能是跑的时间不够,如果你的蛋白不是很小的话,可以等溴酚蓝前沿刚跑出胶的时候再关电泳仪,这样应该可以有7条带.有的时候还会跑出5条,不过只要在你的目的蛋白的上下两个带都跑出来了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7条。

二、marker变成笑脸状怎么办?
第一,胶没有压片
第二胶在板的边缘与中心的胶的流动性可能不同,这个没有办法,跟黏度和表面张力有关。如果各种方法都不能解决上面的现象,个人建议maker换一条道上样,选一条靠近中间的泳道跑一跑。
边缘效应,在边缘两个泳道的样品会这样的。可以试试电泳速度慢点儿......
要么配胶时没压好,胶没配好,要么电泳时电压太大,电渗力强,要么玻板电泳时没夹好,内电泳液是漏的,请逐一排查。

三、marker条带变宽怎么解决?
原因一:上样量过多,应该减少上样量。
对策:加样体积根据样品浓度和凝胶厚度灵活掌握。一般上样体积为10-15μL(即2-10μg蛋白质)。如果样品很稀上样量可以达到100μL。
原因二:样品溶解不完全。
对策:(1)样品应该充分溶解:保持各种蛋白质样品和Marker在上样前能够充分溶解,上样前最好离心一下,实在溶解不掉的颗粒就去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要研究的蛋白比较特殊,难以找到对应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时,标签蛋白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进行基因克隆时,将标签蛋白和靶标蛋白的序列共同构建在质粒载体上,然后进行融合表达,就可以获得携带标签的重组蛋白。

那标签蛋白如何选择呢?
标签蛋白主要分为3类:
表位标签:HA、V5、c-myc,DDDK,Flag
亲和标签:Biotin、Streptavidin,His、GST
荧光标签:mCherry、GFP、EBFP2、tdTomato

根据我们不同的实验类型和目的,进行标签蛋白的选择。
蛋白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可以选择表位标签。
蛋白定位可以使用荧光标签,也可以使用表位标签。
如果想获得高产量的蛋白,就选择亲和标签。

不管什么标签蛋白,biorbyt都能给您提供对应的标签抗体!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科研科普小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纯化选择his 标签,其次也有用gst 标签的。
再者就增加蛋白的可溶性,尽可能增加上清蛋白的可溶性。如trxA,sumo ,mbp 等标签。
经常使用的pet ~32a就是trxA标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刚进分子实验室的小朋友可能会有”为什么构建载体的时候要考虑标签?“或者“这么多标签,我选择哪一个合适呢?”的问题。现在给大家解答一下,标签最常见的功能有两个:1.方便纯化和检测。2.增加蛋白可溶性。
例如,如果一个载体上含有6个His标签序列,将目的基因插入这些表达载体中,这样表达的产物含有poly-his的tag,就可利用Ni离子的亲和柱进行分离纯化。
可是那么多的标签,我们如何根据我们的需要合适的标签呢,接下来为大家总结了一份最全标签使用指南。
GST标签蛋白
G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标签蛋白本身是一个在解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转移酶,天然大小为26KD。应用于原核表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它是一个高度可溶的蛋白,可以用来增加外源蛋白的可溶性;另一原因是它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提高表达量。
GST融合表达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融合蛋白的表达,可以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宿主细胞中表达。结合的融合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用10mM 还原型谷胱甘肽洗脱。
在大多数情况下,融合蛋白在水溶液中是可溶的,并形成二体。GST标签可用酶学分析或免疫分析很方便的检测。标签有助于保护重组蛋白免受胞外蛋白酶的降解并提高其稳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GST融合蛋白是完全或部分可溶的。
纯化:该表达系统表达的GST标签蛋白可直接从细菌裂解液中利用含有还原型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Glutathionesepharose)亲和树脂进行纯化。GST标签蛋白可在温和、非变性条件下洗脱,因此保留了蛋白的抗原性和生物活性。GST在变性条件下会失去对谷胱甘肽树脂的结合能力,因此不能在纯化缓冲液中加入强变性剂如:盐酸胍或尿素等。
如果要去除GST融合部分,可用位点特异性蛋白酶切除。
检测:可用GST抗体或表达的目的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
His6标签蛋白
His6标签蛋白是六个组氨酸残基组成的融合标签,可插入在目的蛋白的C末端或N末端。当某一个标签的使用,一是能构成表位利于纯化和检测;二是构成独特的结构特征(结合配体)利于纯化。组氨酸残基侧链与固态的镍有强烈的吸引力,可用于固定化金属螯合层析(IMAC),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
His-tag有以下几个优点:
1.标签的分子量小,只有~0.84KD,而GST和蛋白A分别为~26KD和~30KD,一般不影响目标蛋白的功能;
2.His标签融合蛋白可以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或变性条件下纯化,前者在纯化疏水性强的蛋白得到应用,后者在纯化包涵体蛋白时特别有用,用高浓度的变性剂溶解后通过金属螯和亲和层析去除杂蛋白,使复性不受其它蛋白的干扰,或进行金属螯和亲和层析复性;
3.His标签融合蛋白也被用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研究;
4.His标签免疫原性相对较低,可将纯化的蛋白直接注射动物进行免疫制备抗体;
5.可应用于多种表达系统,纯化的条件温和;
6.可以和其它的亲和标签一起构建双亲和标签。
MBP标签
MBP(麦芽糖结合蛋白)标签蛋白大小为40kDa,由大肠杆菌K12的malE基因编码。MBP可增加在细菌中过量表达的融合蛋白的溶解性,尤其是真核蛋白。MBP标签可通过免疫分析很方便地检测。有必要用位点专一的蛋白酶切割标签。如果蛋白在细菌中表达,MBP可以融合在蛋白的N端或C端。
纯化:融合蛋白可通过交联淀粉亲和层析一步纯化。结合的融合蛋白可用10mM麦芽糖在生理缓冲液中进行洗脱。结合亲和力在微摩尔范围。一些融合蛋白在0.2% Triton X-100或0.25% Tween 20存在下不能有效结合,而其他融合蛋白则不受影响。 缓冲条件为pH7.0到8.5,盐浓度可高达1M,但不能使用变性剂。如果要去除MBP融合部分,可用位点特异性蛋白酶切除。
检测:可用MBP抗体或表达的目的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
Flag标签
Flag标签蛋白为编码8个氨基酸的亲水性多肽(DYKDDDDK),同时载体中构建的Kozak序列使得带有FLAG的融合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效率更高。
使用Flag标签的优点:
FLAG作为标签蛋白,其融合表达目的蛋白后具有以下优点:
1.FLAG作为融合表达标签,其通常不会与目的蛋白相互作用并且通常不会影响目的蛋白的功能、性质,这样就有利用研究人员对融合蛋白进行下游研究。
2.融合FLAG的目的蛋白,可以直接通过FLAG进行亲和层析,此层析为非变性纯化,可以纯化有活性的融合蛋白,并且纯化效率高。
3.FLAG作为标签蛋白,其可以被抗FLAG的抗体识别,这样就方便通过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对含有FLAG的融合蛋白进行检测、鉴定。
4.融合在N端的FLAG,其可以被肠激酶切除(DDDK),从而得到特异的目的蛋白。因此现FLAG标签已广泛的应用于蛋白表达、纯化、鉴定、功能研究及其蛋白相互作用等相关领域。
SUMO标签
SUMO标签蛋白是一种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modifier),是泛素(ubiquitin)类多肽链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
在一级结构上,SUMO与泛素只有18%的同源性,然而两者的三级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却十分相似。研究发现SUMO可以作为重组蛋白表达的融合标签和分子伴侣,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且具有抗蛋白酶水解以及促进靶蛋白正确折叠,提高重组蛋白可溶性等功能。
此外SUMO还有一项重要的应用,就是可用于完整地切除标签蛋白,得到天然蛋白。因为SUMO蛋白水解酶能识别完整的SUMO标签蛋白序列,并能高效地把SUMO从融合蛋白上切割下来。切除SUMO后,经过亲和层析,去除标签蛋白部分,就得到和天然蛋白一样的重组蛋白。所以SUMO标签也常用于和其他标签一起应用,作为特异酶切水解位点。
HA标签
HA标签蛋白,标签序列YPYDVPDYA,源于流感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素表面抗原决定簇,9个氨基酸,对外源靶蛋白的空间结构影响小, 容易构建成标签蛋白融合到N端或者C端。易于用Anti-HA抗体检测和ELISA检测。
c-Myc标签
C-Myc标签蛋白,是一个含11个氨基酸的小标签,标签序列Glu-Gln-Lys-Leu-Ile-Ser-Glu-Glu-Asp-Leu,这11个氨基酸作为抗原表位表达在不同的蛋白质框架中仍可识别其相应抗体。C-Myc tag已成功应用在 Western-blot杂交技术、免疫沉淀和流式细胞计量术中, 可用于检测重组蛋白质在靶细胞中的表达。
eGFP/eCFP/eYFP/mCherry
分别是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增强型黄绿色荧光蛋白/增强型黄绿色荧光蛋白/单体红色荧光蛋白,具有不同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为,均由野生型荧光蛋白通过氨基酸突变和密码子优化而来。
就eGFP而言,相对于GFP,其荧光强度更强、荧光性质更稳定。同时载体中构建的Kozak序列使得含有eGFP的融合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效率更高。
mCherry是从DsRed演化来的性能最好的一个单体红色荧光蛋白,可以和GFP系列荧光蛋白共用,实现多色标记体内、外实验表明,mCherry在N端和C端融合外源蛋白时,荧光蛋白活性和被融合的目标蛋白功能相互没有明显影响。
Avi Tag标签
AviTag标签蛋白是一个15个氨基酸的短肽,具有一个单生物素化赖氨酸位点,与已知天然可生物素化序列完全不同,可以加在目标蛋白的N端和C端。融合表达后,可被生物素连接酶生物素化,为了纯化重组蛋白选用低亲和性的单体抗生物素蛋白或抗生物素蛋白衍生物,除了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还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Avi Tag标签系统具有以下几大优点:
1.无论在体外或者体内,几乎所有的蛋白都可以在一个独特的Avi Tag位点轻易且有效地被生物素化;
2.生物素化是通过酶和底物的反应来实现,反应条件相当温和而且标记的专一性极高;
3.生物素AviTag只有15个氨基酸,对蛋白空间结构的影响非常小。
以上就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标签,大家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标签。如果之后仅仅只是做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可以选择较小的标签;如果之后要进行纯化,选择GST等大标签更加合适。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常常会更加复杂。拿最简单的western blot 来举例,某些标签抗体会在特定位置出现杂带,如果该杂带大小与你的目的蛋白大小接近,就要避免选择该标签。
最后,祝大家实验顺利。
ps:你们都是坏人,只收藏不点赞,
哼(ノ=Д=)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