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桔灯网 作者:灯哥💡 传统心理测评量表与主观访谈所构成的精神疾病诊断方式,正在被一种新型生物学检测技术打破。五分钟,无创检测,精神心理诊断从主观问卷迈向生物学标记时代。 近日,上海添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千万元融资,由上海心聚策源基金领投。这家由上海交通大学科研成果孵化转化的企业,凭借其核心创新皮肤烟酸反应测试(NSR)技术,正引起精神健康诊疗领域的关注。 该技术通过对皮肤细胞膜功能的实时评估,在5分钟内无创完成心理健康风险识别,突破了传统心理测评主观性强、尺度不统一的局限。目前,基于该技术的产品已在30余家三甲医院临床应用,这一进展标志着精神心理疾病诊断领域可能正迎来从“主观问卷”到客观生物学检测的重要转变。 创新型发明 烟酸皮肤反应测试(NSR),也称为烟酸潮红反应,其基本原理是将烟酸甲酯溶液短暂接触皮肤,通过评估局部皮肤潮红反应程度来检测个体的神经生物学状态。在生理机制上,当烟酸甲酯溶液接触皮肤后,它会穿过皮肤屏障进入皮下组织,转化为烟酸。 随后,烟酸与皮肤细胞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109A结合,激活磷脂酶A2(PLA2),促使细胞膜磷脂释放花生四烯酸(AA)。在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下,花生四烯酸进一步转化为前列腺素D2和E2等扩血管物质,引起局部血管舒张,血液灌注增加,最终在皮肤表面形成短暂红斑。在精神疾病患者中,这一反应通路出现异常。研究表明,约30%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存在烟酸皮肤反应显著钝化的现象。这种钝化特征可能与磷脂-炎性失衡的致病机制相关,反映了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的病理特征。 与传统心理测评量表相比,NSR技术具有客观、快速、无创的优势。检测过程仅需5分钟,无需采血,通过贴片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检测门槛。从机制角度看,NSR不仅可作为生物标志物辅助诊断,还能为临床干预提供方向——研究表明,患者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等营养素可能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添音生物已围绕该技术,构建了“风险筛查-医学检测-个性化干预-健康管理”全流程,其中NSR测试一体机是全国首张二类证,适用于医疗机构场景;面向学校、社区和体检中心等需要大规模筛查的场景,公司开发了NSR高通量筛查系统,支持批量快速筛查。针对C端的居家自检,还推出“心理卫士”便携检测手环及配套干预产品,既有专业严肃场景,也有日常监测的消费场景。 有数据统计,全球约3.3亿人受重度抑郁症困扰,传统治疗往往需要12-18个月的试错周期,约三分之二患者需多次调整用药方案,在这种背景下,NSR技术作为一种客观、科学的内表型,其钝化特征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受个体特定时刻精神状态的影响,为抑郁症装病等复杂情况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学指标,具有突破性意义。 迎来量化时代 显而易见,添音生物的作用是将精神疾病诊断从定性推向半定性阶段,为下一步的全定量奠定基础,未来随着更多创新型新秀的出现,精神疾病检测必将成熟、完善。 而事实上,在这之前,还有其他的检测手段,例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能够精准检测抑郁症相关代谢标志物,再结合AI算法辅助判断,也能做出高效诊断;还有,血液检测技术同样取得进展,以色列NeuroKaire血液检测技术通过干细胞培养患者脑细胞模型,可测试70种抗抑郁药物反应。甚至,还有人研究唾液检测技术—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芯片实验室的微通道侧向流分析器件,可以从病人的唾液中测量应激激素皮质醇,几分钟内即可获得结果。 因此,添音生物在这场技术变革潮中,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技术主张,值得钦佩。当然,有众多方法学和企业的出现,与庞大、快速发展的市场也有关系,根据QYResearch的统计,2024年全球抑郁症数字筛查工具市场规模达到了7.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1.25亿美元。而精准精神病学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5.73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10.2亿美元。 当下,从场景方面人们对于生物学检测可能并未认可,加之检测不太可能列入医保,标准化等均未统一明确,所以要真正推行,还需要先过了量化时代这一关。 另外,精神心理疾病的异质性 较高,单一生物标志物可能无法完全反映疾病全貌。未来可能需要结合多种生物标志物(如神经影像、血液标志物等)以及AI算法,形成多维评估体系,任重道远,并非一日之功。 结语 添音生物的出现反映了精神健康检测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从主观评估到客观检测,从单一量表到多模态数据融合,从经验医学到精准医学。这一趋势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发展相呼应。 未来,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可能会融合多种客观检测技术:NSR评估细胞膜功能,脑电评估神经活动,AI分析绘画和语音等行为特征,这类多模态评估体系将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临床数据的积累,精神心理疾病的客观检测有望逐步纳入常规体检和公共卫生体系,实现早期筛查和干预,从而改善精神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皮肤烟酸反应测试作为其中一项突破性技术,不仅提供了客观生物学标志,还为个性化干预提供了方向。未来五年,精神心理检测市场或将迎来快速发展。 参考资料: 1.千万元融资!一场从量表到算法的心理健康变革,思宇MedTech,202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