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共识指南 查看内容

新动力!分子POCT专家共识非正式稿发布!

2025-3-20 16:53|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988| 评论: 0|来源: 大浩聊诊断

摘要: 本专家共识适用于开展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
大家好我是一直努力的大浩!
重庆的装备会上公布《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临床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非正式稿
本专家共识适用于开展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

虽然是非正式稿但是也让大浩觉得非常有参考价值!
分子POCT之前有几个疑惑未被清晰的界定,还有存在诸多挑战。分子POCT的挑战
本专家共识对存有争议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界定和要求。就例如开展条件、人员资质、分子POCT的定义等等。
本篇就跟随大浩的思考一起来简析这篇非正式发布的专家共识!
首先来看对于分子POCT的优点描述!
早期、准确地明确致病病原体,是感染性疾病诊断、抗感染治疗和改善预后的基础。病原体核酸扩增检测是感染性疾病准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因此近年来,病原体核酸扩增检测向着POCT方向发展,因其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对实验室空间场地要求低等优点,对快速实现患者分流、明确病原体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在分子POCT使用时出现两个方面问题。
其一:实验室建设中关于人、机、料、法、环的要求是否可以降低。
其二:在使用一体化设备完成检测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再来看其对于分子POCT的特点的描述。本共识适用的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一体化。标本预处理(如涉及)、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等环节应整合在同一设备内完成

全封闭。标本预处理(如涉及)、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等环节应在同一密闭模块内完成,期间无需开盖操作

速度快。检测全过程所需时间应明显少于常规实时荧光PCR,应可在40分钟以内完成

小型化。酸快速检测设备体积小,可便携。常规PCR扩增管无法实现完全密闭,使用常规PCR扩增管的核酸快速检测不在本共识讨论范围内。

大浩认为上述内容与其说是在描述分子POCT的特点,其更像是详细解释分子POCT是什么样的,这也是为后面管理和区分产品提供依据
而本共识确认围绕五个关键问题:实验室总体要求、标本采集及运送和保存、标准操作程序及性能验证、结果分析和报告、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进入正题!过往分子POCT开展中最被质疑的是,其在非PCR实验室开展的合规性?
分子检测的特殊性决定,为了避免污染、保证结果准确。常规分子检测需要在PCR实验室内,并通过分区完成不同阶段的操作。
虽然2021年发布《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质量管理要求专家共识》中明确提出分子POCT可以在非PCR实验室内开展,但详细要求开展分子POCT检测,需要有生物安全柜、高温灭菌器等二级实验室必备设备。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终端在门急诊、发热门诊以及非PCR实验室开展分子POCT时,因为空间和费用等因素无法全部配置二级实验室必备设备。
因为合规性和必要设备的制约,致使很多终端在上述空间开展分子POCT检测时显得比较犹豫。
专家共识1明确写出,在经过检测系统无样本间交叉风险和扩增产物污染风险后,分子POCT无需分区,仅需一个独立通风的实验室,且实验室可以开展其他项目(如血常规、生化类检验)

和常规病原体核酸检测公用区域,分子POCT可以放在二区。其余耗材和试剂可以放在试剂耗材库储存。

共识1用大浩的理解翻译一下。
1.经过验证的分子POCT可以放在通风的非PCR实验室内
2.经过验证的分子POCT可以和血常规生化放在一起。这样临检,尤其是可以在采样窗口进行采样,直接进行检测。(临检测更快符合需求)。
3.就算和常规分子检测共用实验室,分子POCT仪器可以不用放三区,直接放二区,省去以前二区加样,三区上机的“麻烦”。
专家共识3明确指出,涉及样本加样等“开盖”操作实验室宜配置生物安全柜,全程不涉及“开盖”则无需配置生物安全柜。
再翻译一下,不仅分子POCT可以在非PCR实验开展,且涉及“开盖”操作建议优选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但不强制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这2个共识的“组合拳”下来,相信正式版出炉应该能打消不少终端开展的顾虑,也给了分子POCT企业推广的动力。
当然共识也对验证做出详细的要求!
采用强阳性样本和阴性样本交叉放置的模式,至少连续检测5批。如阴性样本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无样本间交叉污染。
上述每批实验完成后,分别对各检测模块外表面用拭子进行擦拭采样,用标本保存液或生理盐水洗脱拭子,将洗脱液作为待测样本上机检测。
若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说明为无扩增产物残留污染,检测系统的密闭性良好。如果为多重病原体核酸检测,至少选择一种病原体完成样本间交叉污染和扩增产物污染风险确认。
共识4表明,参与分子POCT实验人员需要参加临床基因扩增检验试验技术人员上岗培训,以及制度化内部培训和考核通过,确认能力后方可从事核酸快速检测。
较为遗憾!在美国分子POCT是具有中等实验室技能豁免的产品,意味着美国护士是可以进行分子POCT操作的。
而本共识和上述提及的质量共识依然还是要求专业资质、专业技能的人员操作分子POCT。
共识2要求总结为两句话
1.推荐分子POCT检测用企业自己获批的采样器,也是推荐不强制
2.企业需要提供涉及检测的所有性能数据,例如检出限和精密度,相当于使用产品的临床实验室要对产品性能充分了解。且应该使用获得NMPA批准的产品。
共识5中规定分子POCT可以使用的样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BALF、血浆、脑脊液等。这对于样本的采样、运输和保存提出要求,大浩认为采样是检验中关键的一环。
此外对于样本的质量要求和拒绝要求、保存温度与时间,样本加入检测模块后至开始检测的最长允许时间都应该由企业提供由于是即时检测所以不推荐院外送检。
共识6中则详细说明分子POCT的在开展检测前的性能验证方案,分子POCT通量较低,因此其性能验证方案被简化。
包括的项目包括不限于,LOD和精密度的检测,使用弱阳性质控品(LOD的1.5-3倍)和阴性质控品各1份。使用2个质控品重复最少3次的方式验证不同的性能指标。
但是在日常检测中必须持续通过质量控制,持续检测上述弱阳质控品和阴性质控品的检测结果。
比较有意思的是共识7由于病原体核酸快检在一体机内完成,所以企业需要提供可监测,样本预处理提取、扩增和检测过程中的有效性质控方法,例如内参等。
但是熟悉分子尤其是分子POCT的朋友应该了解,内源性内标,参与样本检测全过程,因此可以监控检测全周期。
外源性内,则是上机前加入检测模块(外源性内通常不参与痰液和BALF的样本预处理),因其不参与样本预处理过程。
这样外源性内标就不符合共识要求?不知道背后的寓意究竟何为。
最后的共识8提出实验室应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每次开机先检测弱阳性和阴性质控品。若为多重病原体检测,宜尽可能轮流检测不同病原体的弱阳性质控品。实验室应该常态化参与病原体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共识8还挺合理,就是不知道多少终端可以完成?另外每次开机质控的成本谁承担?
室内质量控制,使用是第三方的质控品(非院端非企业),所以企业应先和一些三方质控品公司达成合作,提前优化产品性能和做好适配工作。
已经有很多分子POCT产品参与过室间质量评价,这点不多讲!
共识最后一句原文提及本共识将适时修订,以满足临床规范化的应用需求,当然大浩还是希望正式版出炉时能更加完善细化。
但无论如何本专家共识这都给分子POCT企业和从业者注入新的动力!
起码不强制使用生物安全柜、非PCR实验内开展、简化的性能验证方案都是利好分子POCT后续开展。
我是一直努力的大浩我们下期见!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